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事件 >>资政新篇_资政新篇介绍_资政新篇事件经过_资政新篇历史事件

资政新篇

历史事件

资政新篇怎么写好看:

资政新篇怎么写好看

资政新篇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太平天国革命后期的一个重要纲性文件。1859年(咸丰九年)洪仁玕撰。是年4月(三月)洪仁玕从香港到达天京,不久,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企图使太平天国强盛起来的计划。洪仁玕说他写《资政新篇》的则是“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取资”。他根据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的逆转和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现实,要求太平天国学习西方,进行某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政新篇》共分四个部分:“用人察失类”, “风风类”, “法法类”, “刑刑类”。政治上,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弱本强末”的倾向,主“自大至小, 自下而上,权归于一”,即要加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创办报纸,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和意见箱,使“上下情通, 中无雍塞弄弊者”,做到集中统一与民众公议相结合。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建立以机器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主张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仿制火车、轮船、汽船,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设厂,凡金、银、铜、铁、锡、煤、盐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其招民探取”;创立银行,发行纸币,使“大利于商贾士民”;保护私有财产,鼓励私人投资;鼓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反对奴隶劳动,提倡雇佣制度;允许剥削。文化习俗上,主张办学校,设医院,建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礼拜堂、育婴堂等。提倡移风易俗,改进“不务实学,专事浮文”的学风。外交上,主张与外国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发展文化技术交流,但不准外国人干涉内政、“擅入内地”、“毁谤国法”。《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摆脱封建主义的历史趋势,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 《资政新篇》既没有触及农民的土地问题,又没有明确提出切实的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对策,表现了明显的历史局限性。《资政新篇》经洪全逐条审批,旨准颁行。由于当时中国还缺乏实现这一纲领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加上又处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之中,所以《资政新篇》没有也不可能付诸实施。

词语分解:

  • 资政的解释 1.帮助治理国政。 唐 道宣 叙元魏太武废佛法事:“帝讳 燾 ,以 明元帝 泰常 八年即位,时年八岁,尚在幼冲,资政所由,唯恃台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有资政新篇。2.官职名。 宋 代置 资政殿 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3.官职名。 金 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 元 改为正二品。 明 清 皆因之。4.官职名。 民国 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
  • 新篇的解释 1.新的作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张华 新篇,亦充庭万。” 唐 白居易 诗解诗:“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2.喻指历史上的新阶段。 郭小川 忆延安诗:“‘七大’后,上前线,在 杨家岭 礼堂中,谱写了历史新篇。”

历史事件推荐:苏四十三、田五起义

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5年年间甘肃青海地区回族和撒拉族人民起义。甘肃是回族人民聚居地之一。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甘肃安定今定西县回族马明心创立新教,反对“门宦”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他因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资政新篇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资政新篇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