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事件>> 李原起义_李原起义介绍_李原起义事件经过_李原起义历史事件

李原起义

历史事件

李原起义怎么写好看:

李原起义怎么写好看

李原起义历史词典解释

明中期荆襄流民起义。李河南新郑县人,原在刘通部下。通起义失败后,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十月,与小王洪、石歪膊等人在南漳(今湖北南漳西北)、内乡(今河南内乡)、房县(今湖北房县)等地,号召饥民,再次起义,荆、襄为之震动。李原称太平王,十一月,明朝政府派都御史项忠督军二十五万,分八路围剿起义军。次年十一月,李原在湖北竹山被俘牺牲。项忠进入山谷,大肆屠6*杀,并驱流民一百四十余万出山,途中被杀和因饥饿瘟疫而死者达数十万人。项忠立“平荆襄碑”为自己歌功颂德,人民无比悲愤,呼为“堕泪碑”。

词语分解:

  • 李的解释李 l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
  • 起义的解释1.仗义起兵。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平阳公主 闻 高祖 起义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园 招集亡命以迎军,时谓之娘子兵。”2.指军队反正,以从义师。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 萧队长 接着说道:‘“中央军”插翅也飞不过来了,除非起义,投降,或是做俘虏,他们别想过来了。’”3.指显露文意。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一曰微而显,文见於此,而起义在彼。” 明 郎瑛 七修类稿·

历史事件推荐: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李原起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李原起义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