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官职>> 九寺_九寺介绍_九寺什么官_九寺历史官职

九寺

历史官职

九寺怎么写好看:

九寺历史词典解释

九卿合称。《晋书·荀勖传》:“私谓九寺可并于尚书,兰台宜省付三府。”初为列卿主管的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泛称。北魏北齐以来,始专指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农、太府九寺,设寺卿、少卿、丞为主管官。历代沿其制。北宋以后,诸寺省置无常,遂无此称。参见“九卿”。


九卿官署的合称,古代官署称寺。汉朝以太常、光禄勋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称九卿。见《后汉书·百官志》。北齐以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此后,历代时置时废,且九寺所指也不尽相同。九寺之职事,详各专条。

词语分解:

  • 九寺的解释指九卿的官署。晋书·荀勖传:“若欲省官,私谓九寺可并於尚书,兰臺宜省付三府。”隋书·百官志中:“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僕,大理,鸿臚,司农,太府,是为九寺。”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会府台司·九寺:“ 汉 以来,九卿所治之府,谓之九寺, 后魏 始有三府、九寺之称,然通其名,不连官号。其以官名寺,自 北齐 始也。”
  • 九的字典解释九 ji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 寺的字典解释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历史官职推荐:告身

授官之符。北齐书·傅伏传: “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新唐书·选举志下:唐朝授官“皆给以符,谓之‘告身’”。中唐府库无蓄积,朝廷专以官爵赏功,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九寺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官职 九寺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