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官职 >>殿中侍御史里行_殿中侍御史里行介绍_殿中侍御史里行什么官_殿中侍御史里行历史官职

殿中侍御史里行

历史官职

殿中侍御史里行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始置,选三丞以上曾任知县人充任,掌纠绳百官,肃清纪纲。任职满二年除正任御史再供职二年即除三司开封府判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

词语分解:

  • 里行的解释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

历史官职推荐:滂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池泽禁令。淮南子·时顺训: “令滂人入材苇。”高诱注: “滂人,掌池泽之官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殿中侍御史里行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官职 殿中侍御史里行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