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地名 >>大岘山_大岘山在哪里_大岘山介绍_大岘山历史地名

大岘山

历史地名

大岘山怎么写好看:

大岘山怎么写好看

大岘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亦名赤焰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北十三里。《寰宇记》卷124和州含山县:“郦道元注《水经》云:滁水东经大岘山,西北流径大岘亭,即此山也。”《宋书·鲁爽传》:建元年(454),鲁爽反,“遣左将军薛安都步骑为前驱,别遣水军入渊,分路并会。安都进次大岘”。即此。

②在今山东沂水县北。《水经·沭水注》:岘水“北出大岘山”。《宋书·武帝纪》:“慕容超闻王师将至,其大将公五楼说超:‘宜断据大岘。’”《书·刁雍传》:雍谓叔孙建曰,“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即穆陵关也……大弁东南即大岘也。其山峻狭仅容一轨,故为齐南天险”。


古山名。(1)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北。其西有小岘山,两山相对,扼淮南要路,六朝常为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孝建初,豫州刺史鲁爽反,屯军大岘;太建五年(573年)北伐,败北齐军于大岘。皆即此。(2)在今山东省朐县东南。山势陡峭,路极难行。《魏书·刁雍传》:“大岘已南,处处狭隘,不得方轨。”上有穆陵关。东晋义熙五年(409年),裕伐南燕经此。

词语分解:

  • 大岘的解释 1.山名。在 山东省 临胊县 东南,即 穆陵关 ,旧称 齐 地天险。 东晋 刘裕 攻 南燕 慕容超 , 南燕 大将 公孙五楼 谓宜断据 大岘 ,坚壁清野,以绝 晋 军之资, 超 不从。即此山。见宋书·武帝纪上。后泛指险关。 宋 陆游 夜登千峰榭诗:“度兵 大峴 非无策,收泣 新亭 要有人。”2.山名。在 安徽省 含山县 ,又名 赤焰山 。 南北朝 时与 小岘 并为军争之地。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瑞丽市

在云南省西部,南、西和西北面与缅甸交界。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面积1020平方千米,人口11.4万。辖2镇、1经济开发区、6乡。市人民政府驻勐卯镇。因地处瑞丽江畔得名,含“吉祥美丽”之意。古称勐卯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岘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大岘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