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地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_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在哪里_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介绍_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历史地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历史地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历史词典解释

青海省西宁市北部、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北依达坂山,属西宁市。面积3090平方千米。人口42.4万。辖9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桥头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为西宁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于北川营地(今县西北)置大通卫,属西宁府。因境内大通河得名。乾隆九年(1744年)移驻白塔城(今县西北城关镇)。乾隆二十六年省大通卫置大通县。1913年隶于肃省西宁道。1928年青海建省,由省直辖。1957年移治桥头镇。1960年划归西宁市辖。1962年省直辖。1966年复归西宁市辖。1986年10月7日设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6*批准)。地处祁连山东部,土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北川河纵贯县境。宝库、黑林、东峡等河注入北川河。地下水资源丰富,为西宁市主要供水基地。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农产春小麦、青稞、蚕豆、油菜籽。宝库峡、东峡为天然林区。野生动物有鹿、岩羊、麝、蓝马鸡等,并产升麻、柴胡、党参、羌活等药材。矿产有煤、石英、云母、芒硝、石膏等,尤以煤为丰富。工业主要有煤炭、炼铝、机械、化工、电力、水泥、陶瓷、地毯等。宁大铁路、宁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遗址、汉代古墓葬、老爷山、东峡、宝库林区。

词语分解:

  • 大通的解释1.犹大道。庄子·大宗师:“ 颜回 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谓坐忘。’” 成玄英 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故古人仰準阴阳,俯协刚柔,中识理性,使三才相善,同会於大通,所以穷理而尽物宜也。”2.通于大道。谓顺应自然。淮南子·诠言训:“圣人无屈奇之服,无瑰异之行,服不视,行不观,言不议,通而不华,穷而不慑,
  • 自治县的解释政行地位与一般县政府平齐的民族自治区划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历史地名推荐:平羌县

①北周保定元年561置,为平羌郡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元和志卷31平羌县:“因境内平羌水为名。”隋开皇三年583改为峨眉县。②隋开皇四年584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六十里。寰宇记卷74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