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地名>> 函谷关_函谷关在哪里_函谷关介绍_函谷关历史地名

函谷关

历史地名

函谷关怎么写好看:

函谷关历史词典解释

①旧函谷关。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惠王:“东有肴、函之固。” 又,《楚策一》仪说楚王: “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后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 《汉书·高祖纪》: 项羽欲西入关,关门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西汉元鼎三年 (前114) 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元和志》 卷6引 《西征记》 曰: “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其中劣通,东西十五里,绝崖壁立,崖上柏林荫谷中,殆不见日。关去长安百里。……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名,号曰天险。” 现仅存关门。

②或称新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一里。汉武帝自灵宝县移此。《汉书·武帝纪》: 元鼎三年 (前114)“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注:应劭曰: “时楼船将军杨仆素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东汉灵帝置八关,此即八关之首。三国始元年 (240) 废。今遗址尚存。


见“古函谷关”、“新函谷关”。

词语分解:

  • 函谷关的解释关名。古关为 战国 秦 置,在今 河南 灵宝县 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 汉 元鼎 三年移至今 河南 新安县 境,去故关三百里。参阅元和郡县志·陕州。
  • 函谷的解释亦作“ 凾谷 ”。 函谷关 。 三国 魏 曹植 又赠丁仪王粲诗:“从军度 凾谷 ,驱马过 西京 。” 唐 李白 古风诗之三:“收兵铸金人, 函谷 正东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为了 孔子 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
  • 关的字典解释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地名推荐:高陂

又名高陂水。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南。元和志 卷7城父县: “高陂,县南五十六里。周回四十三里,多鱼蚌菱芡之利。”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函谷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函谷关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