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地名 >>浮丘山_浮丘山在哪里_浮丘山介绍_浮丘山历史地名

浮丘山

历史地名

浮丘山怎么写好看:

浮丘山怎么写好看

浮丘山历史词典解释

①在今河北肥乡县南四里。《方舆纪要》卷15肥乡县: 浮丘山在 “县南四里。土阜隆起,高于平地,仅数尺许。或以为古堤遗址”。

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隅。《清一统志· 辉府一》: 浮丘山 “在浚县西南隅,半在城内,高三十余丈,盘踞六里,有峰岩三层,县治正跨其上。山颠平峰突起,下有洞二,闳邃如室”。

③在今湖南桃江县西南。《隋书·地理志》: 益阳有 “浮丘山”。《新唐书·地理志》 益阳县: “永泰元年,都督翟灌自望浮驿开新道,经浮丘至湘乡。”即此。《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浮丘山 “在益阳县西一百里。峰峦倚伏,亚于南岳。山顶有石亭,相传宋时浮丘子炼丹处”。

④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舆地纪胜》 卷89广州: 浮丘山 “在州西四里。有朱明观,浮丘道人得道于此”。《明一统志》 卷79引 《罗浮记》 云: “浮丘即罗山,朱明之门户。先在水中,若浮丘然,四面篙痕宛然。”


河南省浚县城西南郊,卫河东岸。宋称小横山,金、元改称今名。俗称南山。为太行山余脉。海拔103米。由石灰岩构成。山西北部有千佛寺,寺内有千佛洞,为佛教石窟,有唐至明代石刻造像960余尊。寺南为明建道教碧霞宫,后改圣母庙。宫内现存殿宇80余间。山上松柏苍郁,楼宇宫殿交错,山石壁立,造像塔幢散布其间。浚县博物馆设此。

词语分解:

  • 浮丘的解释 1.即 浮丘公 。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李善 注引列仙传:“ 浮丘公 接 王子乔 以上 嵩高山 。” 唐 李白 凤笙篇:“莫学吹笙 王子晋 ,一遇 浮丘 断不还。”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见寄诗:“何时得把 浮丘 袖?白日将昇第九天。” 宋 司马光 游仙曲之二:“何时得接 浮丘 袂,沧海横飞万餘里。”参见“ 浮丘公 ”。2.复姓。 汉 有 浮丘伯 。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益兰州等处断事府

元置,属岭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益兰州 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克孜尔西南。辖境相当今俄罗斯叶尼塞河流域,北至北海。后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浮丘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地名 浮丘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