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博望烧屯_博望烧屯解释_博望烧屯来历出处_博望烧屯历史典故

博望烧屯

历史典故

博望烧屯怎么写好看:

博望烧屯历史词典解释

《三国志.书.先主传》:“使拒夏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6*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博望,古县名,在今河南南阳市东汉末,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等进攻博望。先主备设下埋伏,把屯子烧掉,假装逃跑,夏侯惇等追击,为埋伏的兵士打败。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则没那诸葛孔明,便待要博望烧屯。”

词语分解:

  • 博望的解释1.古山名。即今 安徽 当涂 西南 东梁山 ,与 和县 南 西梁山 隔江相对如门,故又称 天门山 。历来为攻守要地。文选·陆倕<石阙铭>:“乃假天闕於 牛头 ,託远图於 博望 。” 李善 注:“ 孝武 大明 七年 博望 梁山 立双闕。”2.苑名。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登贤 博望 ,献赋 清漳 。”详“ 博望苑 ”。3. 汉 张骞 的封号。汉书·张骞传:“
  • 屯的解释屯 tún 聚集,储存:屯粮

历史典故推荐:门容驷

源见“于公高门”。谓门第显赫。明 袁宏道为耿华平题先公册诗:“家贫自许门容驷,国瑞方知种有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博望烧屯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博望烧屯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