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_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解释_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来历出处_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历史典故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历史典故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历史词典解释

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晋嵇康有声名,钟会约知名人士共往会见。互相见面不交谈。临别时,都以清谈无为,超脱世俗的话来表达为人的清高。后因用以表示诙谐揶揄的意思。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十六《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诗:“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

词语分解:

  • 何所的解释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历史典故推荐:卧虎藏龙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