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行不履危_行不履危解释_行不履危来历出处_行不履危历史典故

行不履危

历史典故

行不履危怎么写好看:

行不履危历史词典解释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


主谓 走路不走有危险的地方。《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万乘之主行不履危。”△常用于告诫人。

词语分解:

  • 行的解释 行 xíng 走:行走
  • 履危的解释 1.蹈践高危之处。礼记·丧大记:“皆升自东荣,中屋履危。” 孔颖达 疏:“履危者,践履屋栋上高危之处而復也。”2.指置身于险境。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况顷者运属履危,时当戡难。”新唐书·李绛传:“今臣等饱食不言,无履危之患,自为计得矣,顾圣治如何?”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我去见 韩 魏 二君求救,须索冒险履危,去走一遭。”

历史典故推荐:传帛

源见“雁足书”。谓传递书信。清 秋瑾秋雁诗:“传帛解怜苏武节,挥弦应忆洞庭游。”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行不履危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行不履危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