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飞蛾赴火_飞蛾赴火解释_飞蛾赴火来历出处_飞蛾赴火历史典故

飞蛾赴火

历史典故

飞蛾赴火怎么写好看:

飞蛾赴火历史词典解释

由“如飞蛾之赴火”简缩而成。“赴火”也作“赴焰”、“赴烛”、“扑火”、“投火”、“投焰”等。南朝梁代到溉字茂灌。彭城(今江苏邳县西北)人。溉少时孤贫,聪敏好学而有才。性格直爽,为人公正。官至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溉之名荩,自幼爱好诗文,及年长,诗文超过到溉。深得梁武帝赏识。有一天,梁武帝看了到荩的诗文便与到溉开玩笑说:“你孙子的文章写得这样好,你的文章大概是他代你写的吧!”于是就写了《连珠》诗一首赐与到溉。其内容是:“用砚台磨出墨计来写文章,挥笔疾书文彩飞扬。这就像飞蛾全力扑火一样,忘记了自身的存亡。你已经是年迈之人,何不让你孙子到荩来替你写文章呢?”由于梁武帝的器重,到荩升为丹阳丞。这个典故,原指牺牲自己,照亮他人。后多比喻自投罗网或自取灭亡。

【出典】:

《梁书》卷40《到溉传》569、570页:“(到荩)尝从高祖幸京口(今江苏镇江),登北顾楼赋诗,荩受诏便就,上览以示溉曰:‘荩定是才子,翻恐卿从来文章假手于荩。’因赐溉《连珠》曰:‘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lìn蔺,过分爱惜)。必耄(mào帽,八6*九十岁的年纪)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荩。’”

【例句】:

后晋·昭运等《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宋·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死祸。” 元·杨显之《潇湘雨》二:“他今日自来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3折:“我已曾着人拿住杨景、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27回:“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明·汪廷讷《狮吼记·住锡》:“只因迷宿本,似飞蛾投焰,自取焚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乔彦杰一笑破家》:“飞蛾扑火身须丧,蝙蝠投竿命必倾。” 清·陶贞怀《天雨花》22回:“偏偏今日来追上,飞蛾投火自6*烧身。”


主谓 现喻自取灭亡。语本《梁书·到溉传》:“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张洁《串行儿》:“真像飞蛾赴火那样急不可待地自取灭亡。”△多用于灭亡方面。→以卵击石 自投罗网 自取灭亡。也作“飞蛾赴焰”、“飞蛾赴烛”、“飞蛾扑火”、“飞蛾投火”、“飞蛾投焰”、“飞蛾投烛”、“夕蛾赴灯”、“夜蛾赴火”。

词语分解:

  • 飞蛾的解释蛾子。有趋光的习性。 晋 崔豹 古今注·虫鱼:“飞蛾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晋 张协 杂诗之一:“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 火的解释火 hu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

历史典故推荐:牛衣病卧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贫病交迫。宋 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飞蛾赴火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飞蛾赴火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