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与民同忧_与民同忧解释_与民同忧来历出处_与民同忧历史典故

与民同忧

历史典故

与民同忧怎么写好看:

与民同忧历史词典解释

偏正 与人民共患难。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者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褒义。用于当权者。→患难与共 ↔与民同乐与民偕乐

词语分解:

  • 与的解释与 (與) yǔ 和,跟:正确与错误
  • 同忧的解释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连官集乘,同忧若一。”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朝无死难之臣,外无同忧之国。”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赋诗真有助,弔古不同忧。”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处行,一处歇,戚同忧,喜同悦。”2.谓遭遇相同。 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怜,同忧者嘆。”

历史典故推荐:西缶

源见“陶缶之勇”。因秦在西方,故称秦王所击之缶为“西缶”。借指强者取辱。晋 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俊。”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与民同忧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与民同忧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