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_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解释_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来历出处_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历史典故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历史典故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历史词典解释

毫厘:亦作“豪氂”。微小的长度和重量单位,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谬:差错。形容极细微的差别或失误,会造成巨大的差距或导致严重的后果。《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氂,谬以千里。’此之谓也。”《书.晋惠传》:“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易》曰:‘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下,可不慎欤!’”


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清·曾国藩《致孟容书》:“差若毫厘,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骨软筋麻

ㄍㄨˇ ㄖㄨㄢˇ ㄐㄧㄣ ㄇㄚˊ gǔ ruǎn jīn má 287 ① 形容精疲力尽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乱,将身子尽力挨出。挨得骨软筋麻,才到得稀松之处。” 并列 形容精疲力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