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高山景行_高山景行解释_高山景行来历出处_高山景行历史典故

高山景行

历史典故

高山景行怎么写好看:

高山景行历史词典解释

《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三国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


并列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崇高的德行。语本《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褒义。用于描写道德高尚。→高山仰止

词语分解:

  • 高山的解释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
  • 景行的解释1.高尚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郑玄 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一说,景行háng,大路。见 朱熹 集传。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於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 三国 魏 曹丕 与锺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慕仰。”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况 汉 魏 二文,皆著遗令,永言景行,常志夙心。” 清 梁斌 赠李映碧先生诗之二:“文献岿灵光,斗杓示

历史典故推荐:正人先正己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高山景行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高山景行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