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刻烛赋诗_刻烛赋诗解释_刻烛赋诗来历出处_刻烛赋诗历史典故

刻烛赋诗

历史典故

刻烛赋诗怎么写好看:

刻烛赋诗怎么写好看

刻烛赋诗历史词典解释

《南史.王僧孺传》:“竟陵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刻烛赋诗,打钵立韵,是比赛迅速成诗的办法。后常以“刻烛成诗”或“刻烛求篇”,比喻诗才敏捷,下笔成章。

清.吴伟业《西泠闺咏》诗之二:“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见《梅村家藏藁》五)


见“刻烛为诗”。《南史》卷22:“转黄门侍郎,每预朝宴,刻烛赋诗,文不加点,帝深赏叹。”

词语分解:

  • 刻烛的解释1.南史·王僧孺传:“ 竟陵王 子良 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 文琰 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后因以喻诗才敏捷。 唐 潘述 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宋 秦观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诗:“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明 李东阳 原博席上用击鼓催花令戏成一首:“未夸刻烛多才思,一遍须教八韵成。” 谢觉哉 赠沉衡老诗:“驾游
  • 赋诗的解释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历史典故推荐:挠腮耳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挠腮耳,抹泪揉眵。”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刻烛赋诗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刻烛赋诗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