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_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解释_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来历出处_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历史典故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历史典故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历史词典解释

比喻高尚的德行情操。《史记·孔子世家》: “太史公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 参见:○高山景行

词语分解:

  • 高山的解释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3
  • 行止的解释 1 ∶行动的踪迹行止难测2 ∶行动;活动3 ∶犹言一举一动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历史典故推荐:申胥哭

源见“哭秦庭”。指乞求援兵。明 张煌言送吴佩远职方南访行在兼会师郧阳诗:“何处申胥哭,星槎沧海回。”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