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匡时济俗_匡时济俗解释_匡时济俗来历出处_匡时济俗历史典故

匡时济俗

历史典故

匡时济俗怎么写好看:

匡时济俗历史词典解释

同“匡俗济时”。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由。”亦作“匡时济世”。清 蒋士铨《冬青树.却聘》:“今枋得不祥如此,不过是素齑盐惯,莫认做匡时济世才。”


见“匡俗济时”。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词语分解:

  • 匡时的解释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后汉书·荀淑传论:“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跡以匡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 清 顾炎武 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 长白山 中寺,莫使匡时雅志违。”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 济俗的解释救治世弊。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以聪明大智任经世济俗之器而修此事,乃可必得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进有攸往之利,退无濡尾之累,明哲以保身,宣化以济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説体则虚无之旨可涉入 老 庄 ,説明则儒在济俗,佛在治心,二者亦同归而殊途。”

历史典故推荐:倚官仗势

并列 倚、仗,依靠,凭借。依恃官家的权势。京剧沙家浜4场:“我也不会~,背地里给人小鞋穿。”△贬义。用于揭露胡作非为、欺压他人的卑劣行为。→倚财仗势 倚势凌人。也作“倚官挟势”。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匡时济俗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匡时济俗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