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民康物阜_民康物阜解释_民康物阜来历出处_民康物阜历史典故

民康物阜

历史典故

民康物阜怎么写好看:

民康物阜历史词典解释

康:平安,安乐。阜:丰富。民众安乐,物资丰富。宋.华镇《治论下》:“昔贞观中,民康物阜,盗贼衰熄,人知自爱,而不犯法。”


并列 康,安乐。阜,多,盛。百姓安康,物资丰盛。语本汉·扬雄《法言·至》:“君人者,务在民阜财,明道信义。”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吧。”△褒义。用于表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国富民强 民和年丰 国泰民安 ↔民困国贫 民穷财尽 民生凋敝民不聊生。也作“民安物阜”、“民熙物阜”。

词语分解:

  • 民的解释 民 mín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
  • 物阜的解释 物产丰盛。晋书·顾荣传:“元恶既殄,高尚成功,封闭仓廩,以俟大军,故国安物阜,以义成俗,今日匡霸事举,未必不由此而隆也。”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所喜民安物阜,听絃歌盈耳洋洋。”

历史典故推荐:锦衣绣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即差人,将一包袱锦衣绣袄,与卢俊义穿着,八个小喽啰,抬过一乘轿来,扶卢员外上轿便行。”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民康物阜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民康物阜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