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书空咄咄_书空咄咄解释_书空咄咄来历出处_书空咄咄历史典故

书空咄咄

历史典故

书空咄咄怎么写好看:

书空咄咄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书空”。表示不失败而愤懑、叹息。金 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诗:“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公子疑信参半,书空咄咄,侦骑四出,踪绪杳然,悲愤填膺,一病几殆。”


述宾 表示叹息、愤慨或惊诧。语本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惟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金·元好问《镇平县斋感怀》:“书空咄咄知谁解,击缶呜呜却自惊。”△用于性状方面。 →咄咄书空 ↔恬为不怪恬不为意

词语分解:

  • 书空的解释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阳亭词:“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 咄咄的解释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咄咄怪事

历史典故推荐:藏诸名山

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孽海花第三五回:“藏诸名山的史家,也都是借孝堂哭自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书空咄咄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书空咄咄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