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盗钟掩耳_盗钟掩耳解释_盗钟掩耳来历出处_盗钟掩耳历史典故

盗钟掩耳

历史典故

盗钟掩耳怎么写好看:

盗钟掩耳历史词典解释

同“掩耳盗铃”。唐 吴兢《贞观政要.公平》:“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闻,此犹捕雀而掩目,盗钟而掩耳者,只以取诮,将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则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盗钟掩耳之智也。”


连动 比喻自欺欺人。宋·朱熹《与钟户部论亏欠经总制钱书》:“此又与盗钟掩耳之见无异,盖其心非有所蔽而不知,特藉此说以诖误朝听耳。”△贬义。用于描写自欺。→掩耳盗铃。也作“盗铃掩耳”。

词语分解:

  • 盗钟的解释 见“ 盗钟掩耳 ”。
  • 掩耳的解释 1.捂住耳朵不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2.指不闻不问。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

历史典故推荐:风尘表物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琼林玉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世说新语.赏誉上:“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王戎赞扬王衍出类拔萃,后遂以“风尘表物”或“风尘外物”作为称赞超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盗钟掩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盗钟掩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