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神思恍惚_神思恍惚解释_神思恍惚来历出处_神思恍惚历史典故

神思恍惚

历史典故

神思恍惚怎么写好看:

神思恍惚历史词典解释

神志不清,心神不定。《红楼梦》三二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亦作“神情恍惚”。《书.悦传》:“悦自6*杀岳后,神情恍惚,不复如常。”《红楼梦》一一三回:“老老看着凤姐骨瘦如柴,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


主谓 神思,精神,思绪。恍惚,不稳定,不清明。形容心神不定或神志不清。《红楼梦》32回:“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贬义。用于学习工作时心绪涣散方面。也作“神魂恍惚”、“神气恍惚”、“神情恍惚”、“神思不安”、“神志不清”、“神智不清”。

词语分解:

  • 神思的解释1 ∶精神;心绪神思恍惚2 ∶神志神思昏迷,不省人事3 ∶思维;想象偶作一诗,觉神思滞塞
  • 恍惚的解释1 ∶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精神恍惚2 ∶证名。指神思不定、慌乱无主。由于七情内伤、外邪内干、发汗过多而损伤心气,以致精神不定

历史典故推荐:敛声匿迹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 并列 收敛声音,隐藏踪迹。形容不事声张,不露行踪。在公6*安干警的严厉打击下,不法分子开始~,以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神思恍惚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神思恍惚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