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大器晚成_大器晚成解释_大器晚成来历出处_大器晚成历史典故

大器晚成

历史典故

大器晚成怎么写好看:

大器晚成历史词典解释

亦作“大才晚成”,本指大材须积久始能成器。后多用以指人的成就较晚。马援(公元前14-公元48年)字文渊,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名将,后封伏波将军。年12失去父母,他的几个哥哥将他抚育成人。开始时向人学习《诗经》,但不满意当时的章句文学。又因家计艰难,而想改行到边境上经营畜牧业。他的大哥马况看出他胸有大志,便对他说:您是一个干大事业的人,应当放长一些时间成材。优的工匠不会将未制成的毛坯出示于人,我看还是按您的想法去做吧!后来马援经过多年磨炼,终于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出典】:

《后汉书》卷24第828页《马援传》:“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章句,乃辞况,欲就边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例句】:

《三国志·书》《崔琰传》:“琰从弟林,少无名望,虽姻族犹多轻之,而琰常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主谓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后用以比喻有大才的人成就事业较晚。语出《老子》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向斯《宫》卷5:“同平章事(宰相)张柬之,是位大器晚成的栋梁之臣。”△褒义。用于描写成才之路。→精金百炼 后生可畏←→秀而不实 老大无成 苗而不秀

词语分解:

  • 大器的解释1 ∶珍贵的器物2 ∶指能担负重任的人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筐大器晚成将来必成大器
  • 晚成的解释谓年岁较大才有成就。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士当晚成之后,必垂功名。” 清 纳兰性德 书<昌谷集>后:“ 少陵 诗首见於冬日 雒城 謁 老子 庙时,为 开元 辛巳, 杜 年已三十,盖晚成者也。”

历史典故推荐:田夫野老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北齐书.王琳传:“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歔欷流泣。”宋史.苏轼传:“轼与田夫野老,相从溪山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二二:“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于门前,邀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大器晚成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大器晚成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