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采兰_采兰解释_采兰来历出处_采兰历史典故

采兰

历史典故

采兰怎么写好看:

采兰历史词典解释

《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皙)《补亡诗六首》其一《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

唐.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

晋人束皙在《补亡诗.南陔》中有“言采其兰”之语,其意为采珍异以归养父母。后用为咏思亲的典故。

唐.韩愈《孟生诗》:“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

词语分解:

  • 采兰的解释1.喻选拔俊逸。晋书·皇甫谧传:“陛下披榛採兰,并及蒿艾,是以 皋陶 振褐,不仁者远。”2.诗·小雅·南陔序:“孝子相戒以养也……有其义而亡其辞。” 晋 束晳 补亡诗之一:“循彼南陔,言采其兰。眷恋庭闈,心不遑安。”后因以“採兰”喻尽孝养亲。 唐 白居易 思归诗:“薄俸未及亲,别家已经时,冬积温席恋,春违採兰期。” 唐 许尧佐 柳氏传:“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採兰之美乎?”1
  • 采的字典解释采 cǎi 摘取:采撷
  • 兰的字典解释兰 (蘭) lán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

历史典故推荐:盈尺之地

指很小一块地方。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明.何良俊送曹一坡赴任辰州通判序:“当是时以为得立天子阶前盈尺之地,使论说古今成败与民力凋弊。” 偏正 比喻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采兰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采兰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