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折柳_折柳解释_折柳来历出处_折柳历史典故

折柳

历史典故

折柳怎么写好看:

折柳历史词典解释

“折柳”,或“折杨柳”是古代乐曲名,乐府诗题有《折杨柳》。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犹言行坐,躞蹀是小步行走的样子;座,同坐)吹长笛(行者和坐者都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这是一首写离别的诗。折柳赠别,是古代的风俗。“柳”与“留”谐音,折柳便是留客的意思;行客自己折柳,自然也是惜别的表示。

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在《乐府诗集》中,所收集的六朝梁、及唐人“折杨柳”曲有二十余首,其中大多是伤别之辞,而怀念边戍征人之作尤多。故诗文中常用“折柳”为惜别的典故,也用为送别或赠别的代称。

南朝梁元帝(绎)《玄览赋》:“已寤歌于‘折柳’,复行吟而‘采莲’。”(《文苑英华》一二六)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又权德舆《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雍陶《折柳桥》诗:“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词语分解:

  • 折柳的解释 1.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2.古乐曲名。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
  • 折的字典解释 折 zhē 翻转,倒腾:折腾
  • 柳的字典解释 柳 liǔ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

历史典故推荐:救民于水火

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折柳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折柳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