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_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解释_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来历出处_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历史典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历史典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历史词典解释

指臣下以比喻向君上提出批评,君上不能怪罪而应引以为鉴戒。后则泛指朋友、同志之间的互相规戒,说话的人不负责任,而被批评者应注意汲取其中的积极方面。《诗》的体例分风、雅、颂;它的表现方法有赋、比、兴。所谓风,在上位的人用之以教化百姓,在下位的人用之以劝戒君上。既有原则而其方式又十分灵活。讽谏者可以无罪,而在上位者也可以其内容引为鉴戒,改进政治,所以称之为风。

【出典】:

《诗经·毛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

【例句】:

后汉书·李云传·论》:“若夫托物见情,因文载旨,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


其他 说话的人只要出于善意,即使说错了话也是无罪的;听的人即使没有所说的缺点,错误,也可引为警戒。语本《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唐·白居易《与元九书》:“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多用于批评与受批评者的态度方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词语分解:

  • 言者的解释指谏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 仁宗 以微物赐僧,尚畏言者,此所以致太平也。” 宋 岳珂 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时,有同朝士为某人作行状,言者摘其事,以为士大夫之不忍为,即日罢去。” 清 戴名世 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及言者纷起,司马罢去,詔君就司寇狱;时君已病閲数月矣!”

历史典故推荐:鹿死谁手

鹿:指所要猎获的对象,用来比喻政权。比喻不知谁会得天下。石勒274-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县北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族。幼时贫困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