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礼失而求诸野_礼失而求诸野解释_礼失而求诸野来历出处_礼失而求诸野历史典故

礼失而求诸野

历史典故

礼失而求诸野历史词典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歆《移让太常博士书》:“夫礼失求之于野,古文不犹愈于野乎?”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礼失而求诸野,连滩其亦可称也夫!”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释文》云‘古人言毋,犹今人言莫也。’释氏书多用南无字,读如曩谟。梵书入中国,翻译多在东晋时,音犹近古,沙门其旧音不改,所谓礼失而求诸野也。”洪诚注:“礼失而求诸野,用在这里,比喻古音不存,可以从佛典翻音求之。”冯天瑜、周积明《从墟到紫禁城.两周京邑》:“战国初年,一个小小的曾礼器——编钟,其形制的巨大复杂,音域的宽广壮阔,都使周天子的宫廷乐队相形见绌。这确乎是‘礼失而求诸野。’”

历史典故推荐:白日青天

白天。表示强调。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霓。”彭芬辛亥逊清政变记第二编:“白日青天,睽睽万目,欲加之罪,何患无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礼失而求诸野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礼失而求诸野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