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春服舞雩_春服舞雩解释_春服舞雩来历出处_春服舞雩历史典故

春服舞雩

历史典故

春服舞雩怎么写好看:

春服舞雩怎么写好看

春服舞雩历史词典解释

舞雩(yū于):鲁国祭天求雨地方。在今山东曲阜南。此典指曾蒧(diǎn点)对孔子说:我愿穿着春天的夹衣在舞雩台上吹春风。后以此典形容春光、春景;也指志向不俗;或形容师生关系。曾蒧,字子晳(Xī息),曾参父亲。有一次,曾蒧陪着孔子,孔子说:“谈谈你的志向。”曾蒧说:“我愿穿着春天的夹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在沂(Yí宜)水(此为西沂水,发源于山东曲阜东南尼山麓,南流入泗水)里洗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蒧的理想呀!”此典又作“雩沂之舞”、“浴沂”、“舞雩”、“浴沂曾点”、“曾点服”、“沂水弦歌”、“春风浴沂”。

【出典】:

《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2210页:“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guàn惯)者(指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Kuì愧)尔(深深叹息)叹曰:‘吾与(赞许。曾蒧谈是太平盛世景象,所以孔子赞许)蒧也!’”

【例句】:

北周·庾信《又谢赵王赍息丝布启》:“青衿宜龚,书生无废学之诗;春服既成,童子得雩沂之舞。” 宋·王安国《池上春日》:“独有浴沂遗想在,使人终日此徘徊。” 宋·苏轼宿州次韵泾》:“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苏轼《同曾元恕游龙山》:“命驾吕安邀不至,浴沂曾点暮方还。” 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沂上已成曾点服,泮宫初采鲁芹。” 宋·苏辙《送家安国赵成都》之一:“城西社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 苏辙《送龚鼎臣谏议》:“沂水弦歌重曾点,菑川故旧识平津。” 清·孔尚任《桃花扇》:“恰似春风浴沂罢,何须问江北戎马。”

词语分解:

  • 春服的解释春日穿的衣服。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 晋 陶潜 时运诗:“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宋 梅尧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诗:“游人春服靚粧出,笑踏俚歌相与嘲。” 明 张羽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诗:“济济少长集,鲜鲜春服明。”
  • 舞雩的解释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坛,在现在曲阜县东。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雩,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祀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历史典故推荐:古道热肠

古道:指古代淳朴厚道的风俗、德行。热肠:热心肠。形容待人真诚、热情。清.李伯元中国现在记一一回:“况且老哥这样古道热肠的人,自然是投无不利。” 并列 古道,上古时代朴实淳厚的德行、作风。形容为人非常诚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春服舞雩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春服舞雩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