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郑众不拜_郑众不拜解释_郑众不拜来历出处_郑众不拜历史典故

郑众不拜

历史典故

郑众不拜怎么写好看:

郑众不拜怎么写好看

郑众不拜历史词典解释

《后汉书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永平初,辞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闭之,不欲水火,欲胁服众。众拔刀自誓,单于恐而止。”

汉和帝时,给事中郑众奉使匈奴,不惧威胁,不怕死,坚决不向匈奴单于下拜。塞上因以郑众与苏武相比美。后常以此咏赞使节坚贞不屈之典。

唐.李瀚《蒙求》:“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词语分解:

  • 郑的解释郑 (鄭) zhèng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 不拜的解释1.古代以拜为谒见上级的礼节。武官披甲,屈伸不便,允许不拜。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不接受任命。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宋书·南平王穆铄传:“﹝ 元嘉 ﹞二十六年,进号平西将军,让不拜。”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刘若虚:“后七年,始以特奏召试大廷,又入五等为助教,纳敕不拜。”

历史典故推荐:乌面鹄形

乌:乌鸦。鹄:天鹅。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南史.侯景传:“时江南大饥,江、扬弥甚,旱蝗相系,年谷不登。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其绝粒久者,乌面鹄形。”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郑众不拜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郑众不拜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