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遗绢_遗绢解释_遗绢来历出处_遗绢历史典故

遗绢

历史典故

遗绢怎么写好看:

遗绢历史词典解释

后汉书.陈寔传》:“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寔在乡闾,平心物。其有争讼,辄求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已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后汉陈寔有志好学,修德清净。一次,他发现有盗夜入其室行窃,先正色劝其改恶从善,又赠绢二匹,以德感化,自此一县之内再无盗窃之事发生。后因用为施德感化之典。

明.良有《龙文鞭影》卷四:“易操剑,归罪遗缣。”

词语分解:

  • 遗绢的解释 1.赠绢。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於地,稽顙归罪。 寔 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復盗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宣 洁行廉约, 韩豫章 遗绢一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復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终不受。”2.见“ 遗布 ”。
  • 遗的字典解释 遗 (遺) yí 丢失:遗失
  • 绢的字典解释 绢 (絹) juàn 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绢本

历史典故推荐:负俗之累

负俗:指受到世俗的讥讽和批评。累:牵累。遭受世俗批评、议论之类的牵累。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偏正 被世俗讥刺议论的牵累。汉书·武帝纪:“士或有~而立功名。”△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遗绢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遗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