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井底银瓶_井底银瓶解释_井底银瓶来历出处_井底银瓶历史典故

井底银瓶

历史典故

井底银瓶怎么写好看:

井底银瓶历史词典解释

①比喻前功尽弃。梁启超《新罗马》: “弄得千年来国威坠落,变做井底银瓶。” ②比喻情人或夫妻被迫分离。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不是崔韬逢雌虎,也不是子遇妖狐,也不是井底引银瓶。”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断;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引: 提起,汲引。诗写一女子自由恋爱而终被离弃,正如同以丝线引曳井底的银瓶,在石头上磨玉簪,结果丝断瓶沉,簪折难成。


偏正 从井底下捞取银瓶。比喻做事方法不正确而前功尽弃。梁启超《新罗马》:“弄得千年来国威坠落,变做井底银瓶。”△多用于表示做法失当,处事达不到目的。→前功尽弃 ↔顺时施宜 行满功圆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临危受命

谓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语出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夏衍心防第三幕:“临危受命于先,哪儿能临阵脱逃于后?” 连动 在危难关头被委以重任。语本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井底银瓶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井底银瓶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