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威仪不肃_威仪不肃解释_威仪不肃来历出处_威仪不肃历史典故

威仪不肃

历史典故

威仪不肃怎么写好看:

威仪不肃历史词典解释

威仪:威严的容貌和庄重的举止,这里泛指容貌和举止。肃:恭敬,严肃。容貌和举止不庄重严肃。《三国志.志.简雍传》:“箕踞倾倚,威仪不肃。”

词语分解:

  • 威仪的解释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2 ∶指随从
  • 不肃的解释1.不严厉;不严峻。孝经·三才:“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国语·齐语:“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德务中庸,教敦不肃。”2.不严肃;不恭敬。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传曰:貌之不恭,是谓不肃。” 晋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远无不服,邇无不肃。”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远无不肃,邇无不怀。”

历史典故推荐:虏马饮江水

宋书.臧质传:“质答书(注:指答拓跋焘)曰:‘省示,具悉奸怀。尔自恃四脚(注:四角是幞头的别称,此当指皇帝所戴上曲式样者,即王冠之义),屡犯国疆。诸如此事,不可具说。王玄谟退于东,梁坦散于西,尔谓何以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威仪不肃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威仪不肃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