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鞭尸_鞭尸解释_鞭尸来历出处_鞭尸历史典故

鞭尸

历史典故

鞭尸怎么写好看:

鞭尸怎么写好看

鞭尸历史词典解释

西汉司马汉撰《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少傅(辅导太子的官)费无忌,进谗言使楚平王自娶来准备给太子建做妻室的秦女,并通过秦女而媚事于平王。他恐怕一旦太子继位后报复,便在平王面前谗害太子和太傅伍奢(伍子胥父,辅导太子的官)。楚平王使人捕杀太子建,因消息走漏,太子逃到宋国。伍奢及伍子胥兄伍尚却遭到了杀戮。伍子胥逃到吴国,做了吴国的将军,念念不忘杀父兄之仇。“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即平王与秦女所生之子,名轸)。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后因常以“鞭尸”、“戮坟”喻指狭隘的报复。

北齐收撰《魏书.王慧龙传》:“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

词语分解:

  • 鞭尸的解释见“ 鞭尸 ”。亦作“ 鞭尸 ”。史记·伍子胥列传:“及 吴 兵入 郢 , 伍子胥 求 昭王 。既不得,乃掘 楚平王 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 唐 元稹 楚歌之三:“岂料奔 吴 士,鞭尸 郢 市门。” 清 顾炎武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而季布传亦言:‘此 伍子胥 所以鞭 平王 之墓也,’盖止于鞭墓,而传者甚之以为鞭尸,使后代之人,蔑弃人伦,讐对
  • 鞭的字典解释鞭 biān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鞭杆
  • 尸的字典解释尸 shī 死人的身体:尸体

历史典故推荐:割襟之盟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鞭尸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鞭尸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