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誓泉之讥_誓泉之讥解释_誓泉之讥来历出处_誓泉之讥历史典故

誓泉之讥

历史典故

誓泉之讥怎么写好看:

誓泉之讥历史词典解释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想出一个办法对庄公说:“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春秋时,郑庄公母姜氏替庄公弟共叔袭击庄公夺取王位作内应,事泄失败,庄公便把母亲安置在城,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相见。庄公后来后悔此话说过头了,便采纳颍考叔的建议,掘地在隧道中与母亲相见,于是母子关系恢复如初。颍考叔,是春秋初郑国颍谷掌管封疆的官吏。后以“誓泉之讥”用为臣下批评封建君主不善于处理好与母亲关系的代称。

后汉书.何敞传》:“后拜为尚书,复上封事曰:‘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指周文王妃太姒,为后妃有德之美称)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得长保其福祐。’”


偏正 因对母亲发过绝情誓言而受到讥刺。据《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庄公之母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汉书·何敞传》:“上不欲令皇太后损文母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宪等长保其福佑。”

词语分解:

  • 誓的解释誓 shì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誓师
  • 讥的解释讥 (譏) jī 讽刺,挖苦:讥讽

历史典故推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众人都说哪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6*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吧?”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誓泉之讥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誓泉之讥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