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河尹与孔融_河尹与孔融解释_河尹与孔融来历出处_河尹与孔融历史典故

河尹与孔融

历史典故

河尹与孔融历史词典解释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

河南李膺为东汉高士,不随便接待结交士人,唯接待并赞赏少有奇才的孔融。后以此典喻咏识才或结交贤人。

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词语分解:

  • 孔融的解释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北海相,后任少府,因触犯曹操,降为太中大夫,被杀。善诗文,辞采富丽,有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等名篇。明人辑有孔少府集。

历史典故推荐:丧心病狂

范如圭反对秦桧与金和议、媚事金使事。范如圭1102-1160年字伯达,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高宗建炎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兼史馆校勘。当时,秦桧竭力主张与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河尹与孔融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河尹与孔融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