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依样画葫芦_依样画葫芦解释_依样画葫芦来历出处_依样画葫芦历史典故

依样画葫芦

历史典故

依样画葫芦历史词典解释

宋.泰《东轩笔录》卷一:“谷自以久次旧人,意希大用。建隆(宋太祖年号)以后为宰相者,往往不由文翰,而闻望皆出谷下。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致力,用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亦薄其怨望,遂决意不用矣。”(见《稗海》第三函)

此事又见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四,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内容大略同。

陶谷以自己是翰林苑老臣,希望得到提拔。但宋太祖认为,翰苑之人,没有创新,只是模仿照搬,故不用。

后常用以比喻照式模仿,毫无创新的作法。

清.宗羲《明儒学案.发凡》:“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案也。”


见“照葫芦画瓢”。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谷不能平,乃俾其党与,因事荐引,以为久在词禁,宣力实多,亦以微伺上旨。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捡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谷闻之,乃作诗书于玉堂之壁,曰: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词语分解:

  • 依样的解释照样;依旧。 清 魏允札 疏影·赠谷山兄移居词:“只有门前,依样垂垂,换了几株新树。”
  • 葫芦的解释1 2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3 该蔓草之果实4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5 ∶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6 ∶滑车的俗称7 ∶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取一葫芦。——宋· 欧阳修归田录8 ∶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

历史典故推荐:偷声细气

轻声轻气。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依样画葫芦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依样画葫芦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