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一箪一瓢_一箪一瓢解释_一箪一瓢来历出处_一箪一瓢历史典故

一箪一瓢

历史典故

一箪一瓢怎么写好看:

一箪一瓢历史词典解释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比喻生活清。清.鼎《东林列传.贺时泰》:“先生一鸡一豆,犹颜子之一箪一瓢也。”参见“箪食瓢饮”。


并列 比喻生活清贫。语本《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例]中国开放改革后,人民一箪一瓢的生活现状得以改变。△多用于描写生活清苦。

词语分解:

  • 一的解释一 yī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 一瓢的解释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历史典故推荐:弄獐书

源见“弄獐”。借指写错别字的书信。常用于雅谑。宋 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诗:“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一箪一瓢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一箪一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