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息迹静处_息迹静处解释_息迹静处来历出处_息迹静处历史典故

息迹静处

历史典故

息迹静处怎么写好看:

息迹静处历史词典解释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居处。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安静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作【处静息迹】。《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wù)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shuò)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恶:讨厌。数:多次。)


并列 要止息行迹,得安静不活动。原作“处静息迹”。《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多用于保养身体方面。

词语分解:

  • 息的解释 息 xī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
  • 静处的解释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2.犹静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

历史典故推荐:振履

源见“郑履”。借指朝廷重臣。宋 苏轼次韵郑介夫之一:“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息迹静处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息迹静处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