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_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解释_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来历出处_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历史典故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历史典故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历史词典解释

君主忧愁是臣下的耻辱;君主受屈辱,臣下就应为之效命。 旧时所宣扬的忠君思想。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后多引作〔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元.无名氏《连环计》一折:“便好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若不与主上分忧,岂为臣子之道?”也单引〔主忧臣辱〕。《书.高崇传.附子恭之》:“元颢以蕞尔轻兵,据京洛,使乘舆飘露,人神愤恨,主忧臣辱,良在于今。”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明.冯梦龙《精忠旗.钦召御敌》:“今日何等时势,你还穿这等衣服?常闻主忧臣辱,御此绡纨何忍?”

历史典故推荐:锦绣山河

锦绣:精美华丽的丝织品。比喻美丽或美好。山河:山岭和江河,代指国土。形容国土像锦绣般美丽。语本唐.杜甫清明二首之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见“锦绣江山”。孽海花1回:“正是华丽境域,~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