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吊民伐罪_吊民伐罪解释_吊民伐罪来历出处_吊民伐罪历史典故

吊民伐罪

历史典故

吊民伐罪怎么写好看:

吊民伐罪历史词典解释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吊:安慰。抚慰受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亦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明.沈采《千金记.励兵》:“入境秋毫无犯,吊民伐罪,敌破纵横。”

《宋书.檀道济传》:“伐罪吊民,正在今日。”


并列 吊,慰问。指慰问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语本《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三国演义》31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褒义。用于政治主方面。→除暴安良 为民请命 护国救民 ↔草菅人命 祸国殃民。也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词语分解:

  • 吊民的解释抚慰百姓。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弔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东观汉记·光武纪:“观於放麑啜羹二者孰仁矣,失斩将弔民之义。” 南朝 梁 沉约 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伐罪 芒山 曲,弔民 伊水 潯。”
  • 伐罪的解释讨伐有罪的人 吊民伐罪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吊民洛汭,伐罪秦中。——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历史典故推荐:捐弃前嫌

见“捐忿弃瑕”。邓贤中国知青梦:“如今,他们~,自动集合到一起来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吊民伐罪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吊民伐罪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