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词典>> 历史典故>> 刻鹄不成尚类鹜_刻鹄不成尚类鹜解释_刻鹄不成尚类鹜来历出处_刻鹄不成尚类鹜历史典故

刻鹄不成尚类鹜

历史典故

刻鹄不成尚类鹜历史词典解释

鹄( ㄏㄨˊ hú ):天鹅。鹜( ㄨˋ wù ):家鸭。 刻画天鹅不成功,但还像家鸭。 比喻学习虽未成功,但仍有收获。语出汉.马援《戒兄子严敦书》:“效(龙)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周伯弜选唐人家法,以四实为第一格,四虚次之,虚实相半又次之。是编一出,不为无补后学,有识高见卓,不为时习薰染者,往往于此解悟。间有过于实而句未飞健者,得以起或者窒塞之讥。然刻鹄不成尚类鹜,岂不胜于空疏轻薄之为?”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摹印》:“近时模印……若以为可法者,其在天都诸君乎?盖天都人俱从程穆倩入手,而上追秦汉,无有元明人恶习,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


其他 画天鹅不像,倒像鸭子。《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贬义。多用于劝戒人们不要好高骛远。也作“刻鹄不成”。

词语分解:

  • 刻鹄的解释1.喻仿效前贤。 唐 卢照邻 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 宋 秦观 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诏聘太真:“掩书俯几忆平生,刻鵠初成,画虎还成。”参见“ 刻鵠类鶩 ”。2.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西游记第三七回:“倘被多官拿住,説我们欺邦灭国,问一款大逆之罪,困陷城中,却不是画虎刻鵠也?”参见“ 刻鵠类鶩 ”。

历史典故推荐:管鲍亲

源见“管鲍交”。指朋友间情谊深厚。清 顾炎武赠钱行人邦寅诗:“之子才名重,相知管 鲍亲。”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刻鹄不成尚类鹜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刻鹄不成尚类鹜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