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康熙字典>> 箏康熙字典

箏
拼音:zhēng ,注音:ㄓㄥ ,部首:竹,笔画:14
五笔:TEVH,五笔98:TEVH,简体字:筝
统一码:7B8F,郑码:MPXB,仓颉码:HBSD,四角码:88507
康熙字典笔画:箏:14;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撇捺捺撇折横横竖,

康熙字典【未集上】【竹字部】箏

【廣韻】側莖切 【集韻】 【韻會】甾莖切。
【正韻】甾耕切,音爭。
【說文】鼓絃竹身樂也。
【通典】箏,秦聲也。
【急就篇註】箏,瑟類,本 十二絃,今則十三。
【風俗通】箏,蒙恬所造。
【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時名爲箏。
【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
【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
【史記·樂書】唐有軋箏。
【註】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又簷前鐵馬曰風箏。風動成音,自諧宮商。
【元稹·連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珠玉。又草名。
【爾雅·釋草】傅,橫木。
【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查看《康熙字典》扫描版箏在《康熙字典》第887页 第15字
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箏康熙字典,即可方便查询。

康熙字典生僻字无法显示?下载:超大字符集(可显示6万多字)

猜你喜欢: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在线康熙字典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