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文昌春祀宴集分韵得文字原文 诗词名句

文昌春祀宴集分韵得文字

作者: 张仲深朝代: 元代

文昌春祀宴集分韵得文字原文

璇霄霁灵雨,澄波荡青云。

玄宫集逢掖,稽首宏仁君。

蘋蘩春荐羞,郁鬯沃芳芬。

祥光烂昭昭,肸蚃来熏熏。

谌冯祝嘏致,禧藉腥俎分。

欢悰互酬献,谠议殊纷纭。

新题席上命,好鸟花间闻。

此乐诚未央,此会不可群。

先达固崇仰,后觉心弥勤。

黾勉答神休,千祀昌斯文。

诗词问答

问:文昌春祀宴集分韵得文字的作者是谁?答:张仲深
问:文昌春祀宴集分韵得文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张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仲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文韵

参考注释

璇霄

亦作“璿霄”。犹碧空。《宋史·乐志七》:“璇霄来下,羽卫毿毿。” 元 周巽 《郊祀曲》诗:“瑶阶降甘露,璇霄罗景星。” 明 杨珽 《龙膏记·偿缘》:“良宵,月彩散璿霄。”

灵雨

(1).好雨。《诗·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説于桑田。” 郑玄 笺:“灵,善也。” 宋 苏轼 《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诗之三:“待向三茆乞灵雨,半篙流水赠君行。”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四折:“昔 于公 曾表白 东海 孝妇,果然是感召得灵雨如泉。”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灵雨飘东风,祠堂载瞻仰。”

(2).喻君王的恩泽。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一:“灵雨含双闕,雷霆肃万方。” 宋 苏轼 《谢赐恤刑诏书表》之二:“凯风养物,散为扇暍之凉;灵雨应时,同沾执热之濯。”

澄波

清波。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澄波万壑,洁澜千里。”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距施州二十里》词:“万事茫茫,分付澄波与烂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东瞰澄波,西悬倒壁。”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玄宫

(1).北方的宫殿。《庄子·大宗师》:“ 顓頊 得之,以处玄宫。”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 顓頊 ,帝 高阳氏 。玄宫,北方宫也。”《文选·扬雄<羽猎赋>》:“丽哉神圣,处於玄宫。” 吕向 注:“玄宫,北方宫也。”

(2).指北面,北方。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营排 * 居金位,阵引青龙坐正东,前队马催如烈火,后营兵列按玄宫。”

(3).深宫。《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潜玄宫兮幽以清,应门闭兮禁闥扃。”

(4).指 甘泉宫 。旧址在今 陕西 淳化 县西南。《文选·班彪<北征赋>》:“朝发軔於 长都 兮,夕宿 瓠谷 之 玄宫 。” 张铣 注:“玄宫,谓 甘泉宫 也。”

(5).帝王的坟墓。《晋书·江逌传》:“昔 康皇帝 玄宫始用寳剑金舄,此盖太妃罔已之情,实违先旨累世之法。”《梁书·昭明太子传》:“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 唐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玄宫今一闭,终古柏苍苍。”

(6).仙人居住的宫殿。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为真仙之位者,偃息玄宫,游行紫汉。”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五十:“形飞峭壁非凡骨,神在玄宫别有天。”《云笈七籤》卷五三:“上宴玄宫,八景同暉。” 明 沉鲸 《双珠记·人珠还合》:“弃子捐生,感动玄宫。”

(7).指道观。 唐 李中 《赠蒯亮处士》诗:“玄宫寄宿月华冷,羽客伴吟松韵秋。”

逢掖

(1).宽大的衣袖。《礼记·儒行》:“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因指儒生所穿之衣。《后汉书·卢植传》:“ 子干 兼姿,逢掖临师。”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捨逢掖,袭横衣,废俎豆,列瓶鉢,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絶其嗣续。” 宋 司马光 《和邵兴宗<秋夜学舍宿直>》:“直舍逍遥度清夜,蹔投逢掖解儒冠。” 清 吴伟业 《送宛陵施愚山提学山东》诗:“ 鲁 儒好逢掖,傴僂循墙东。”

(2).指儒生。 唐 柳宗元 《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足下之行, 汝南 周潁客 又先唱之矣,逢掖之列,亦以加慕。”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高蟾》:“诗体则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亦一奇逢掖也。”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常见翁孺妇人入寺观,每悚然拜跪;入学宫,则废然而返;即逢掖亦无肃心虔礼,何也?”

(3).指儒学。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纷吾本孤贱,世业在逢掖。” 清 钱谦益 《宋王叔安<雅堂集>序》:“而吾所称 叶生 者,穷老逢掖,墓木已拱,不若膏唇拭舌之流可以助予也。”

稽首

(1)

(2)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神仙见 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 》

仁君

(1).仁明的国君。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 元 施惠 《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 苏曼殊 《惨世界》第十二回:“把杀害他祖宗的仇人,当做圣主仁君看待。”

(2).犹言明公,古代对有地位、声望者的尊称。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乃使仁君飜然自絶,以是忿忿,怀惭反侧。”《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仁君忽一匹夫,於德何损,而远辱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

荐羞

(1).指进献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庖人》:“凡其死生鱻薧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 郑玄 注:“荐亦进也,备品物曰荐,致滋味乃为羞。”《周礼·天官·笾人》:“凡祭祀,共其籩荐羞之实。” 郑玄 注:“荐羞皆进也,未食未饮曰荐,既食既饮曰羞。”《左传·僖公十七年》:“ 雍巫 有宠於 卫 共姬 ,因 寺人貂 以荐羞於公,亦有宠。”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顾堇荼而莫偶,岂苹藻之荐羞。”

(2).美味的食品。《周礼·天官·宰夫》:“以式灋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郑玄 注:“荐,脯醢也;羞,庶羞内羞。”《礼记·燕义》:“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郑玄 注:“荐,谓脯醢也;羞,庶羞也。”

郁鬯

(1).香酒。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古代用于祭祀或待宾。《周礼·春官·郁人》:“鬱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鬱鬯以实彝而陈之。” 郑玄 注:“筑鬱金煮之以和鬯酒。” 唐 陈叔达 《太庙祼地歌辞》:“清庙既祼,鬱鬯推礼。” 宋 杨万里 《鹅儿黄似酒》诗:“却将金鬱鬯,试比菊衣裳。”

(2).郁积和畅达。鬯,畅。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风、云、雷、雨之气翕,则为震动之能,而鬱鬯摧茂分焉。”

祥光

祥瑞的光。象征吉利。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敦劝梁王令》:“丰功厚利,无得而称,是以祥光总至,休气四塞。”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槧日祥光举,疎云瑞叶轻。”《清史稿·天文志十四》:“癸丑年九月庚辰,日傍有青、红二气,对照如门,祥光四暎。”

昭昭

(1) 明亮;光明

昭昭有光,利行兵

(2) 明白;清楚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老子》

昭昭然白黑分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形容有心事

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

熏熏

亦作“燻燻”。1.和悦貌。《诗·大雅·凫翳》:“鳬翳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毛 传:“熏熏,和説也,欣欣然乐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薛综 注:“熏熏,和悦貌。”

(2).众多貌。 汉 扬雄 《太玄·交》:“往来熏熏,得亡之门。”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熏熏,众多之皃。”

(3).温暖貌。《云笈七籤》卷六二:“阳气以至,徧体燻燻如春月也。”

祝嘏

(1).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孔子家语·礼运》:“诸侯祭社稷宗庙,上下皆奉其典,而祝嘏莫敢易其常法,是谓大嘉。”《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 唐 孔颖达 疏:“言祝嘏於时以神之恩慈而告主人。” 清 龚自珍 《<商周彝器文录>序》:“羣吏之官之职,以文字刻之宗彝,大抵为有土之孝孙,使祝嘏告孝慈之言,文章亦莫大乎是,是又宜为文章家祖。”

(2).祭祀时祝祷和所传达的言辞。《礼记·礼运》:“脩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 郑玄 注:“祝,祝为主人饗神辞也;嘏,祝为尸致福於主人之辞也。”

(3).祝福;祭祀。 唐 柳宗元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表》:“帝德广运,而尊号犹闕;郊庙备礼,而祝嘏无词。”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民感其意,即城隍敞大堂分建十一祠,祝嘏荐献,如神明焉。”

(4).祝贺寿辰。多用于皇室贵族等。《清史稿·德宗纪一》:“諭本年万寿毋庸告祭,停升殿礼,免各省文武大员来京祝嘏。”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某公子》:“探知公子诞辰,特来祝嘏。”

欢悰

欢乐。 南朝 梁 何逊 《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道术既为务,欢悰苦未并。” 明 沉鲸 《双珠记·术士玄谋》:“愿取今朝忧况变欢悰。” 清 曾国藩 《复陈虎臣书》:“署内医药相寻,殊少佳趣,幸二小儿於元旦举一子,少助欢悰。”

懽悰:快乐的心情。 宋 苏轼 《贺新运使张大夫启》:“矧惟雅故,尤激懽悰。” 明 何景明 《饮酒》诗:“寒宵寡懽悰,浊沽聊自谋。” 明 文徵明 《新年至湖上饮茶磨山绝顶》诗:“等閒陈迹还成古,老大懽悰不似前。”

酬献

(1).相互劝酒。 宋 秦观 《会稽唱和诗》序:“山川览瞩之美,酬献之娱,一皆寓之于诗。”

(2).献赠。《红楼梦》第四回:“叙了一番契阔,又引着拜见 贾母 ,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

谠议

正直的议论

纷纭

(1)

(2) 众多而杂乱

众说纷纭

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枪终不能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众多的样子,引申为罗唆,找麻烦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新题

诗文的新题目。 唐 李商隐 《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府公能入咏,聊且续新题。” 宋 范成大 《送郭明复寺丞守蜀州》诗:“潭潭相业堂,新题我所刊。”

席上

(1).筵席之上首。《礼记·燕义》:“诸侯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

(2).指筵席上。 唐 方干 《江南闻新曲》诗:“席上新声花下杯,一声声被拍声催。”《西游补》第五回:“ 行者 恐怕席上久了,有误路程,便详醉欲呕。”参见“ 席下 ”。

(3).指儒学。《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贵清静者,以席上为腐议;束名实者,以柱下为诞辞。” 李贤 注:“清静,谓道家也;席上,谓儒也。”《南史·隐逸传下·马枢》:“束名实则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粃席上之説。” 宋 俞琰 有《席上腐谈》一书。详“ 席珍 ”。

未央

未已;未尽

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

此恨未央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先达

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先辈

乡之先达。——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先达德隆望尊

崇仰

推崇敬仰

崇仰革命者

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黾勉

(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神休

神明赐予的福祥。《文选·扬雄<甘泉赋>》:“惟 汉 十世,将郊上玄、定 泰畤 ,拥神休,尊明号。” 李善 注:“言将祭 泰畤 ,冀神拥祐之以美祥。” 唐 李白 《明堂赋》:“若乃 高宗 绍兴,祐统锡羡,神休旁臻,瑞物咸荐。”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祠山应语》:“余世祀祠山 张王 ,动止必祷,应如蓍龟,誌奇验数事於此,以彰神休。” 明 唐顺之 《启圣祠祭文》:“仰徼神休,作我士气。”

千祀

千年。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惠心奋千祀,清埃播无疆。”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后先生盖千祀兮,余再逐而浮 湘 。” 明 高启 《吊伍子胥辞》:“奚千祀而勿毁兮,繄若人之死忠。”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春来已自两旬余,欲借春看未见渠。烟树隔湖三十里,寒梢依旧向人疏。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霜落芦可杀,水归湖渐洲。遵鸿岁栖集,振鹭日优游。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兹生凡几过,时序古囊收。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村民瞻就遍郊坰,每问春耕辔为停。

    去岁逢收衣食足,幸无鹄面与鸠形。

  • 作者: 洪咨夔,朝代: 宋代
    南北锦一住,东西岩屡登。报春梅有信,送酒鹊无凭。之子能相过,诗名不浪称。漉冰烹小凤,爽思为渠增。
  • 作者: 苏轼,朝代: 宋代
    标签: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初中古诗高中古诗豪放中秋节月亮怀人哲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 作者: 陈造,朝代: 宋代
    碧香当日荐金船,桑落宜城不直钱。一自黄堂沉醉后,至今追忆尚流涎。
  • 作者: 释子益,朝代: 宋代
    与麽寒,何处避。冰棱上,深雪里。有来由,没巴鼻。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堕。
  • 作者: 王畦,朝代: 元代

    至人无复事存亡,睡足身犹在华阳。

    何似江乡老迂客,终朝散发对炉香。

  • 作者: 吴琏,朝代: 明代

    安得如鹏两翼张,须臾身到广寒旁。

    殷勤推荡阴云去,坐见全明照四方。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紫光朝旭射斑斓,赉宴俶春例有颁。

    都土进京以身熟,笮邛入席值年班。

    执规惟是廑行令,柔远那能言闭关。

    抚此人归天与际,益思保泰守成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