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菊原文 诗词名句

作者: 郑谷朝代: 唐代

菊原文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词问答

问:菊的作者是谁?答:郑谷
问: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菊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郑谷的名句有哪些?答:郑谷名句大全

郑谷菊书法欣赏

郑谷菊书法作品欣赏
菊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75-26

参考注释

王孙

(1) 王爵的子孙

(2) 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

王孙公子

九日

(1).九个太阳。古代神话,谓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 使 后羿 射之,中九日。见《楚辞·招魂》、《山海经·海外东经》。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攀扶桑而仰观兮,假九日於 * 。” 晋 傅玄 《杂诗》:“暘谷发清曜,九日栖高枝。”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羽。”

(2).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艺文类聚》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 唐 李白 《九日龙山饮》诗:“九日 龙山 饮,黄花笑逐臣。” 元 丁鹤年 《登定海虎蹲山》诗:“东海十年多契阔,西风九日独登临。”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秋香

(1).秋日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唐 郑谷 《菊》诗:“露溼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2).一种桂花的名称。 宋 王十朋 《诗序》:“与 万先之 登 丹芳岭 ,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

由来

(1)

(2) 事情发生的原因

(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

由来已久

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瓦松

草名。生屋瓦上或深山石罅里。叶厚,细长而尖,多数重迭,望之如松,故名。可入药。又称昨叶荷草。 唐 崔融 《瓦松赋》序:“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千株万茎,开花吐叶,高不及尺,下纔如寸。” 宋 陆游 《山寺》诗:“林深栗鼠健,屋老瓦松长。” 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林动》:“但也看见屋上瓦松的茂密的森林。”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昨叶荷草》。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徐定祥)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王昌龄,朝代: 唐代
    青鸾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回一道通。
  • 作者: 厉文翁,朝代: 宋代
    若见集英门外柳,为言曾惹御炉香。
  • 作者: 徐夤,朝代: 唐代
    二百年来事远闻,从龙谁解尽如云。张均兄弟皆何在,却是杨妃死报君。
  • 作者: 释云岫,朝代: 宋代
    互复二千年,彼此心不平。世尊世尊,今日谁底时节。
  • 作者: 章甫,朝代: 宋代
    两淮仍蜀道,群寇再侵寻。不戒兵犹火,唯夸旅若林。皇图终复古,天意亦难谌。咨尔无猖獗,须思后患深。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自脱羸骖野水滨,隔桥孤倚欲迎人。经年不睹雪霜面,一夜顿回天地春。姑射仙犹疑昨梦,首阳人恐是前身。岁寒莫问何晚,毕晚竟凡花落后尘。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新田如掌水潺湲,扶耖终朝那得閒。

    手足沾涂浑不管,月明共濯碧溪间。

  • 作者: 彭汝砺,朝代: 宋代

    行李参差久不齐,飘蓬邂逅暂相依。

    趋驰静笑营生拙,老大今知旧态非。

    车马一朝君北去,江湖何日我南归。

    人间物物浑虚幻,莫为分襟泪辄挥。

  • 作者: 苏庄,朝代: 宋代

    苦忆长廊清磬音,复怀赞公栴檀林。

    阳坡佳木鸟相唤,涧户晓行藤竹阴。

    日晴山路笋橛晚,雨足野塘蒲稗深。

    短褐兀然聊戏剧,沧江鸥鹭本无心。

  • 作者: 韩愈,朝代: 唐代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况当营都邑,杞梓用不疑。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开口论利害,剑锋白差差。恨无一尺捶,为国苔羌夷。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臣有胆与气,不忍死茅茨。又不媚笑语,不能伴儿嬉。乃著道士服,众人莫臣知。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其言简且要,陛下幸听之。天空日月高,下照理不遗。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宁当不俟报,归袖风披披。答我事不尔,吾亲属吾思。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今日有书至,又言归何时。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岭北梁可构,寒鱼下清伊。既非公家用,且复还其私。从容进退间,无一不合宜。时有利不利,虽贤欲奚为。但当励前操,富贵非公谁。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