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原文 诗词名句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

作者: 曾巩朝代: 宋代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原文

山河德履孚潜显,江汉仁风被迩遐。
已辅乾坤成化育,终符日月继光华。
和熹朱寤还威柄,明德犹疏抑外家。
欲次徽音难仿佛,空余流恨入哀笳。

诗词问答

问: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曾巩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书法欣赏

曾巩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山河

山岭和河流,指国家的疆土

锦锈山河

德履

犹德行。 南朝 梁 江淹 《王光禄为征南湘州诏》:“德履淹邃,识局详正。” 宋 曾巩 《蒲宗孟父师道赠太子少师制》:“忠篤纯明,德履惟茂。” 明 王廷相 《<何大复先生集>序》:“夫人坟籍孰不探?道旨孰不詮?文辞孰不修?风调孰不循?德履孰不习?终格於不类者,天畀之解未神尔。”

江汉

(1). 长江 和 汉水 。《书·禹贡》:“ 江 汉 朝宗於海。”《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南国之纪。” 朱熹 集传:“ 江 汉 ,二水名。”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 江 汉 之间,不惊鸡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盖。” 清 黄景仁 《黄鹤楼用崔韵》:“欲把登临倚长笛,滔滔 江 汉 不胜愁。”

(2).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荆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内。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 江 汉 之君,悲其坠屨, 少原 之妇,哭其亡簪。”《后汉书·荀彧传》:“ 绍 既新败,众惧人扰,今不因而定之,而欲远兵 江 汉 ,若 绍 收离纠散,乘虚以出,则公之事去矣。”《文选·江淹<望荆山>诗》:“奉义至 江 汉 ,始知 楚 塞长。” 李善 注:“ 江 汉 , 荆 楚 之境也。”

(3).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东部地区。 唐 杜甫 《枯棕》诗:“嗟我 江 汉 人,生成復何有?” 仇兆鳌 注:“ 江 汉 ,指 巴 蜀 。”

(4).指 长江 与 汉水 之间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区。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区。 陈毅 《吟 * 形势》:“ 江 汉 飞传 刘 邓捷,中原重见 李 郑 回。”

仁风

(1).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大 晋 统天,仁风遐扬。”《后汉书·章帝纪》:“功烈光於四海,仁风行於千载。”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应镌诗于壁属予和之》:“况有诗题石,仁风扇薜萝。”

(2).《世说新语·言语》“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刘孝标 注引《续晋阳秋》:“太傅 谢安 赏 宏 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 东阳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时贤皆集。 安 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 宏 应声答曰:‘輒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因以“仁风”为扇子的代称。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风。”参阅《晋书·文苑传·袁宏》。

迩遐

犹遐迩。 宋 苏轼 《贺杨龙图启》:“伏审新改直职,擢司諫垣,传闻邇遐,竦动观听。”《金史·乐志下》:“曲礼告成,邇遐属望。” 明 宋濂 《康公神道碑铭》:“皇帝即位之三载,混一华夷,声教所被,罔间邇遐。”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成化

完成教化。《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 汉 班固 《西都赋》:“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流 大汉 之愷悌,盪亡 秦 之毒螫。”《旧唐书·睿宗纪》:“尝谓自我作则,感而成化;痛乎迷俗忘返,不威罔惩。” 清 林则徐 《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照得星辉云烂,人文乃成化之基;圣域贤关,黌宇实程材之藪。”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光华

光彩明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

威柄

威权,权力。《鹖冠子·学问》:“处兵者,威柄所持,立不败之地也。”《后汉书·丁鸿传》:“夫威柄不以放下,利器不可假人。” 李贤 注:“威柄,谓《周礼》之八柄,即爵、禄、生、置、予、夺、废、诛也。” 宋 曾巩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之二:“ 和熹 未寤还威柄, 明德 犹疎抑外家。” 清 谭献 《<金元诗录>序》:“感威柄之褻越,悼徵赋之繁重。”

明德

美德

明德茂亲。——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外家

(1) 指外祖父、外祖母家

(2) 旧社会已婚男子在自己原来的家以外另成的家

(3) 与已婚男子另外成家的妇女

(4) 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徽音

(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郑玄 笺:“徽,美也。” 汉 蔡邕 《太傅胡公夫人灵表》:“至德修於几微,徽音畅于神明。”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爰定厥祥,徽音允穆。” 宋 苏轼 《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等皇后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七:“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2).佳音,嘉讯。《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吕良 注:“徽,美也。言我儻遇此仙公,长絶子美音信。” 明 王世贞 《过维扬有怀子相》诗:“奈何各分离,徽音邈以修。”

(3).优美的乐声。多指琴声。 汉 王粲 《公宴》诗:“管絃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听縹緲徽音清俏,似求凰声韵好。”

仿佛

好像;似乎

犹仿佛其若梦从者。——《汉书·扬雄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陈涉之称 项燕。——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进了童话世界

空余

(1) 空着的;未被占用的

空余房屋

空余病床

(2) 空闲;闲工夫

没有空余跟你开玩笑

流恨

犹遗恨。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第七拍》:“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唐 李白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诗:“流恨寄 伊水 ,盈盈焉可穷。”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哀笳

悲凉的胡笳声。 北周 庾信 《奉报赵王出师在道赐诗》:“哀笳关塞曲,嘶马别离声。” 明 顾有孝 《感兴》诗:“哀笳不与魂俱断,清漏偏将恨此长。”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文同,朝代: 宋代
    高轮转深渊,下泻石蟾口。临之设轩槛,清绝更无有。爱此山中来,应须坐良久。
  • 作者: 方干,朝代: 唐代
    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惯缘嶮峭收松粉,常趁芳鲜掇茗芽。池上树阴随浪动,窗前月影被巢遮。坐云独酌杯盘湿,穿竹微吟路径斜。见说公卿访遗逸,逢迎亦是戴乌纱。
  • 作者: 张明中,朝代: 宋代
    乌衣国里未安渠,渠城来从天一隅。道是能传香阁恨,来时曾到故乡无。
  • 作者: 欧阳修,朝代: 宋代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 作者: 李流谦,朝代: 宋代
    卜筑城南几岁华,满川烟雨富桑麻。武陵未用逃秦俗,盘谷从来属李家。横拓小溪通画楫,剩栽疎竹间梅花。更饶一斗诗千首,不信閒居乐可涯。
  • 作者: 吕定,朝代: 宋代
    紫塞回来雪正晴,王师百万拥连营。马嘶大地山河壮,旗卷长空日月明。龙虎台高千嶂耸,凤皇城近五云生。圣颜有喜天心顺,中外欢闻奏凯歌。
  • 作者: 丁仙现,朝代: 宋代
    融和又报。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缥缈。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须臾一点星球小。渐隐隐、鸣鞘声杳。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逾年梦想会稽城,喜挂高帆浩荡行。未见东西双白塔,先经南北两钱清。儿童鼓笛迎归舰,父老壶觞叙别情,想到吾庐犹未夜,竹间正看夕阳明。
  • 作者: 赵湘,朝代: 唐代
    闭门栖古寺,尘路杳无踪。夜讲香飘月,晨斋磬入松。石屏泉气冷,山屐藓痕浓。自说秋来兴,时时梦远峰。
  • 作者: 王谌,朝代: 宋代
    去日犹残雪,归来夏气清。闲随白云出,看到绿阴成。野色供诗料,山光快客情。路逢乡父老,驻足问行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