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玉河泛舟归万寿山原文 诗词名句

玉河泛舟归万寿山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玉河泛舟归万寿山原文

归舟泛玉河,背指玉山螺。

搜景未良久,得诗亦已多。

篷延斜岸绿,帆趁顺流波。

胜处日方午,馀閒一再过。

诗词问答

问:玉河泛舟归万寿山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玉河泛舟归万寿山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玉河泛舟归万寿山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八

参考注释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玉河

(1).天河。 元 丁复 《送廉公子北归》诗:“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查。”《群音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瓏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诗:“青楼綺阁不卷帘,玉河冻合层冰坚。”

背指

(1).向后指画。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诗:“石出倒听枫叶下,櫓摇背指菊花开。”

(2).在背后指点。 宋 惠洪 《南昌重会汪彦章》诗:“去年兴发看京华,笑傲清狂人背指。”

玉山

中国台湾岛山脉。北起三貂角,南接屏东平原,长约300公里。主峰玉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2.3公里,海拔3950米,不仅为台湾最高山峰,也为中国东部最高峰。山地多森林,目前仍有原始林分布,材用、药用和化工用植物资源丰富

良久

(1) 好一会儿;略久,稍久

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 项王?” 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良久,羽旌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韩立马良久。——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感我此言良久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很久,甚久

良久乃去。——《三国演义》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顺流

(1).顺着地势而流动。 汉 陆贾 《新语·道基》:“百川顺流,各归其所。” 汉 焦赣 《易林·临之革》:“百川顺流,民安其居。”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他的船也许因舟人的努力或是水势的顺流,再摇一两橹,就到对面的水埠了。”

(2).顺着水流。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之二:“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竺 领命,驾小舟顺流而下,径至 周瑜 大寨前。”《明史·常遇春传》:“有败舟顺流下,触 遇春 舟乃脱。”

(3).比喻顺应社会潮流。《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及 汉 兴,依日月之末光, 何 谨守管籥,因民之疾 秦 法,顺流与之更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4).指与前进方向一致的水流。 晋 陆机 《辨亡论上》:“羽檝万计,龙跃顺流,鋭骑千旅,虎步原隰。” 晋 束晳 《补亡诗·由庚》:“兽在於草,鱼跃顺流。”

(5).比喻安定的社会。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若使平世顺流,以任宰执藩镇,其才岂减於 李德裕 、 张居正 哉!”

(6).顺利,顺当。《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长儿 赢得顺流,动了赌兴,问 再旺 道:‘还有钱么?’”甬剧《两兄弟》第三场:“﹝ 马宝凤 ﹞闷愁愁回转房门内--(进屋),保佑他生意顺流发大财。”

(7).传说中的雷电名。《《说郛》卷一○九引《起世经》》:“东方有电名曰无厚,南方有电名曰顺流,西方有电名堕光明,北方有电名百生树。无厚与堕光明相触相对,顺流与百生(树)相触相对,故虚空云聚之中出生大明,名曰电光。”

胜处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南峰北岭,多结禪栖之士,东巖西谷,又是刹灵之图;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为胜处也。”《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承供养者,现世福资,为亡者转生于胜处。” 明 唐顺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 彭君 隐焉而乐之。”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祥禫谁能考旧编,礼由义起协经权。

    慎终追远心如昨,置奠陈辞泪涌泉。

    古俗缟衣持百日,家风素服逮三年。

    礼成无那更衣返,回首白云意黯然。

  • 作者: 陆游,朝代: 宋代
    小岭清陂寂寞中,绿樽岁晚与君同。高标赖有诗人识,绝艳真穷造物工。正喜参差横夜月,又惊零落付春风。老谙世事宁多叹,身自人间一转蓬。
  • 作者: 牟巘五,朝代: 宋代
    何处飞来把修竹,数声圆活梦还惊。雨鸠那解知人意,寂寞梨花雨又晴。
  • 作者: 赵蕃,朝代: 宋代
    路从迫窄因山转,喜见临岐释子庵。野茗柏香俱不恶,老松高竹更相参。
  • 作者: 曹勋,朝代: 宋代
    松篁交翠入幽深,道院萧闲每遣心。一炷清香宜燕坐,数声钟磬有余音。
  • 作者: 张良臣,朝代: 宋代
    后来怜汝丈人乌,端正衔蝉雪不如。江海归来声绕膝,定知分诉食无鱼。
  • 作者: 卢纶,朝代: 唐代
    标签: 唐诗三百首边塞赞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作者: 高适,朝代: 唐代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山廨不营堵,筠篁为密篱。初年固可蔽,晏岁不能支。已被巢蜂蠹,复为荒葛虆。夏雨久枯脆,秋风遂倾敧。鸡鹜恣穿逸,牛羊来践窥。我议欲板筑,群走皆不怡。首吏先进白,土疏不可为。潦雨忽暴集,涧流如突驰。我心赜其极,斯语其见欺。用竹乃户率,破得缘而私。冬敛葺西角,春调完北陲。循环日有坏,烦扰无虚寺。介决弗尔惑,遂饬辟其基。榛莽一芟去,畚锸能悦随。膏润非朽壤,峭削隐金鎚。荏苒未踰月,屹如长云垂。疏堑备水害,既圬复蓬茨。岂唯御貛豹,亦以防狐狸。且有内外隔,绝闻闾巷卑。安然兹燕息,来者勿吾隳。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标签:狮子林

    甃壁跨溪当圃藩,舟行达尾复通源。

    一筹欲胜吴中彼,陆地何曾有水门。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