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银藤原文 诗词名句

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银藤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原文

银花变作金花连,自是人心总惬然。

寄语世间利名客,惟斯二字最牵缠。

诗词问答

问:《题邹一桂花卉小册·其四·金银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三

参考注释

银花

(1).白色的忍冬花,供药用。《新唐书·地理志五》:“ 睦州 新定郡 土贡:文綾、簟、白石英、银花、细茶。”《人民日报》1973.2.6:“这一年,共用工二百二十八个,采回虫草、川贝、木通、银花……等中草药一百六十多种。”

(2).镂银作的花。 唐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旧唐书·东夷传·倭国》:“﹝妇人﹞束髮於后,佩银花,长八寸,左右各数枝,以明贵贱等级。”《 * 词话》第一回:“头戴着一顶万字头巾,上簪两朵银花。”

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战国策·楚策四》:“ 襄王 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 道光 二十年六月, 金田 变作。”

(3).变成,改变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邓九公 道:‘那时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哑然大笑。’”

金花

(1).指色彩金黄艳丽、不易败落的花朵。 北周 庾信 《玉帐山铭》:“玉策难移,金花不落。” 唐 王建 《宫中调笑词》之二:“胡蝶,胡蝶,飞上金花枝叶。” 明 王世贞 《人日病起作》诗:“柏忆金花煖,梅怜玉树新。”

(2).指器物衣履上雕刻、绣制的花饰。《南史·鱼弘传》:“有眠床一张……通用银鏤金花寿福两重为脚。”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二:“绣段装簷额,金花帖鼓腰。” 宋 苏轼 《春帖子词·皇太后阁四》:“翠管银罌传故事,金花綵胜作新年。”

(3).指头晕眼花或愤怒时出现在眼前的像星星的小光点。 茅盾 《子夜》一:“‘邪魔呀’, 吴老太爷 似乎这么喊,眼里迸出金花。”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他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地像翻了个过儿,脑袋星星的,乱迸金花,一时想不起为什么跑到这儿。”

(4).见“ 金花银 ”。

(5).见“ 金花牋 ”。

(6).见“ 金花帖子 ”。

(7).见“ 金华夫人 ”。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愿望等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 良心

惬然

满意貌。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不足者,虽养以天下,委以万物,犹未愜然。”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早而兴,夜而息,欲须臾愜然於心,不能也。”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利名客

追逐名利的人。 宋 辛弃疾 《霜天晓角》词:“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牵缠

缠住使不能自由;纠缠在一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陈深,朝代: 宋代
    便乘天骥上通逵,笑拂吴钧气益奇。徐庶交游尽名士,王维才艺重当时。西风星斗寒芒动,落日川原秋兴悲。莫向黄金台上望,霸图消歇草离离。
  • 作者: 李江,朝代: 明代

    佳城郁郁万青山,欲种松楸绕墓间。

    不老有春疑似梦,长生无虑却忘还。

    清风动处盆歌罢,明月低时婺影閒。

    从此别离竟千古,佳城郁郁万青山。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孝岂天无报,慈如古所称。百年得偕老,二子看同升。未拜鸾回纸,先虚绣蹙藤。他时颖考叔,清泪落君羹。
  • 作者: 张元干,朝代: 宋代
    倚凌空飞观,展营丘卧轴恍移时。渐微云点缀,参横斗转,野阔天垂。草树萦回岛屿,杳霭数峰低。共此一尊月,顾影为谁。俯仰乾坤今古,正嫩凉生处,浓露初扉。据胡床残夜,唯我与公知。念老去、风流未减,见向来、人物几兴衰。身长健,何妨游戏,莫问栖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恰喜秋云晴已净,遂临岩馆敞而清。

    不因以暇来责实,那识于斯善副名。

    万里天光惟一碧,九霄曦御莫双晶。

    宜旸火迫山田熟,片晌依迟亦畅情。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平冈上搆舍,其下临碧水。

    水与月契友,题额乃所以。

    然必当夕游,方可领其美。

    我则偶乘兴,日中率莅止。

    是乃实孤名,曰寓意而已。

  • 作者: 薛涛,朝代: 唐代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绿英初濯露,金蕊半含霜。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春德在发生,春物胥应时。

    色色与形形,不识还不知。

    青帝抚顺则,煦妪群雍滋。

    新亦非有为,怀亦本无私。

    是谓一大公,易理诠庖羲。

  • 作者: 牛焘,朝代: 清代
    标签:送别诗,赠别诗

    花开陌上蝶初飞,瓜代三年缓缓归。

    洱水春晴舒昼锦,南云采映舞斑衣。

    青毡宦味君尝好,白首穷途我愿违。

    小立河梁无限意,秋风两地雁鸿稀。

  • 作者: 杨万里,朝代: 宋代
    浅草时双起,深丛忽独明。情知晓月淡,意欲照人行。扇扑高无奈,风斜半欲横。书帷吾已嬾,不拟著囊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