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六原文 诗词名句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六

作者: 朱浙朝代: 明代

原文

到处山坳与水滨,家家门户蔽荆榛。

丁男尽出无鸡犬,风物萧条愁杀1*1人。

诗词问答

问:《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朱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朱浙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浙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参考注释

到处

各处;处处

陪客人到处参观

到处找他

山坳

通常指在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山间平地

几处炊烟,在山坳里徐徐飘荡

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家家

每户

门户

(1) 房屋的出入口

门户开放

填塞门户。——《聊斋志异·促织》

门户千万。——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派别,宗派

门户之见

(3) 门第

门户相当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门户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丁男

(1).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始皇 ﹞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 北河 。暴兵露师十有餘年。” 唐 陈子昂 《谏灵驾入京书》:“西 蜀 疲老,千里远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 清 赵翼 《阅邸抄喜赋》:“絶塞徵兵挑甲卒,深山转餉挽丁男。”

(2).指已成年的儿子。

风物

风景和物品。喻指大气候

风物长宜放眼量

萧条

经济成长退缩

经济萧条

*

对人的杀害

你不可 *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佚名,朝代: 宋代
    楼迥迷云日,溪深涨晓沙。年来悴憔费铅华。楼上一天春思、浩无涯。罗带宽腰素,真珠溜脸霞。海棠开尽柳飞花。薄倖只知游荡、不思家。
  • 作者: 杨维桢,朝代: 元代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 作者: 王士祯,朝代: 清代

    回溪绿净不可唾,碧萝阴中棹船过。

    落花游丝春昼闲,独许先生此高卧。

    剧怜风物共披襟,萧然丝竹皆清音。

    永和三日今千载,坐使清风满竹林。

  • 作者: 沈鍊,朝代: 明代

    平生胆略好封侯,夜读阴符晓未休。

    为问张华龙剑在,借余一斩月氐头。

  • 作者: 掌禹锡,朝代: 宋代
    风定落花深一寸,日高啼鸟度千声。
  • 作者: 张嵲,朝代: 宋代
    长江依旧循荒壘,零落遗民有几家。莫伐城边旧桃李,为怜曾发乱前花。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芙蓉峰下泉,辄以芙蓉称。

    泉固可植华,峰则惟肖形。

    宾主定谁是,后先底浪争。

    峰泉胥不知,曰人强安名。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若济常殷拟巨川,平羌今复率师前。

    行旌冬发真勤瘁,露布春传此伫延。

    遥度应临滴博垒,底教稍迟蜀江船。

    数千里外宁暌隔,心在丹枫玉马边。

  • 作者: 洪适,朝代: 宋代
    青云垂下不争程。绣斧记澄清。黄木湾头人闹,耳边都是欢声。仙家咫尺,波涵渤澥,路挹蓬瀛。十日东君不老,一星南极长明。
  • 作者: 李寄,朝代: 明代

    旅邸惊秋尽,绨袍又乞怜。

    低头趋矮屋,大笑向高天。

    雁过风凄切,云横岚接连。

    客心愁绝处,吟倚井梧边。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