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诗文>> 挂冠原文 诗词名句

挂冠

作者: 谢枋得朝代: 宋代

挂冠原文

玉皇殿下卸恩袍,羞见冥鸿惜羽毛。
天地有心扶社稷,朝廷无意得英豪。
早知骨鲠撄时忌,何似山林道迹高。
次第秋风到兰菊,归家痛饮读离骚。

诗词问答

问:挂冠的作者是谁?答:谢枋得
问:挂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谢枋得的名句有哪些?答:谢枋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玉皇

中国道教崇奉的天帝,即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原是光严妙乐国王子,后舍弃王位到普明秀岩山中修道功成,辅国救民,济度众生。又经历亿万劫才修成“玉皇大帝”。住在天上玉清境三元宫,是总管天上、人间一切祸福的尊神

殿下

用作对帝后、帝妃及太子、公主、诸亲王的敬称

冥鸿

(1).高飞的鸿雁。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清 曹寅 《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

(2). 汉 扬雄 《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 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 唐 陆龟蒙 《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明 唐顺之 《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 明 沉宸荃 《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市门,学道此山侧。”

(3).比喻高才之士或有远大理想的人。 唐 李贺 《高轩过》诗:“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别头及第》:“时 杨知至 因以长句呈同年曰:‘由来梁鷰与冥鸿,不合翩翾向碧空。’”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涂中见寄》诗:“斥鷃卑飞聊取适,冥鸿高举益难亲。”

羽毛

(1) 鸟类的毛

(2) 鸟羽和兽毛,比喻人的名誉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有心

有某种想法

有心人

社稷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意

(1) 没有做某件事的愿望

对此无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无意中说出了心里话

英豪

英雄豪杰

杂技英豪

江表英豪。——《资治通鉴》

早知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骨鲠

(1) 鱼骨头

骨鲠在喉

(2) 比喻个性正直、刚健

彼项王骨鲠之臣, 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时忌

当时的禁忌。《后汉书·杜根谢弼等传赞》:“ 弼 忤宦情, 云 犯时忌。成仁丧己,同方殊事。” 宋 苏舜钦 《答范资政书》:“况某性疎且拙,疎则多触时忌,不能防闲小人。” 清 方文 《赠别周颖侯》诗:“ 颖侯 二十举高第,上书执政忤时忌。”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道迹

亦作“道蹟”。1.道家的教义。《南史·顾欢传》:“佛跡光大,宜以化物。道跡密微,利用为己。” 唐 郝处俊 《僧道拜君亲议状》:“窃闻道迹希微,立言资於黼帝;释教虚寂,垂法依於国王。”

(2).道家的事业。 唐 王绍宗 《兄元宗口授铭》序:“外姻密友,凭真考行,强号曰 太和先生 ,庶追道跡,先众妙也。”

见“ 道跡 ”。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秋风

秋天的风

痛饮

畅快地喝酒

离骚

(1).遭遇忧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 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 刘斯立 跂 , 莘老丞相 长子,贤而能文。 建中靖国 间,丞相追復, 斯立 以啟谢诸公云:‘晚岁离骚,旋招魂於异域;平生精爽,犹见梦於故人。’”

(2).离别的愁思。语本《楚辞·离骚》 汉 王逸 注:“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陈直径,以风諫君也。” 唐 岑参 《送赵侍御归上都》诗:“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宋 方岳 《齐天乐·和楚客赋芦》词:“天岂无情,离骚点点送归客。”

(3).牢骚。《北史·儒林传论》:“ 孝籍 徒离骚其文,尚何救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贾生 作传无封事, 屈平 忧世多离骚。”

(4).文体之一种。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体上》:“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 西汉 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 沉 宋 律诗。”

(5).泛指词赋、诗文。 清 杭世骏 《<东城杂记>序》:“斯诚离骚之博徒,艺苑之别子矣。”

(6).曲名。 元 耶律楚材 《夜坐弹离骚》:“一曲《离骚》一椀茶,箇中真味更何加。” 游国恩 《楚辞概论·楚辞的名称》:“﹝《离骚》﹞这个名词的解释,也不是 楚 言,也不是离忧,也不是遭忧和别愁,更不是明扰,乃是 楚 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 楚 《劳商》只。’ 王逸 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声字,古音‘劳’在‘宵’部,‘商’在‘阳’部,‘离’在‘歌’部,‘骚’在‘幽’部。‘宵’‘歌’、‘阳’‘幽’,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离骚’之为 楚 曲,犹后世‘齐驱’‘吴趋’之类。 王逸 不知‘劳商’即‘离骚’之转音,故以为另一曲名,正如他不知《大招》的‘鲜卑’与《招魂》的‘犀比’是一件东西一样。”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 谢朓,朝代: 南北朝
    火景方中南讹秩。靡草云黄含桃实。
  • 作者: 王铚,朝代: 宋代
    兵戈几载剧波翻,去住优游僧自閒。已熟机缘到真际,久将生死断人寰。沙明寒水月窥涧,露湿晓烟秋在山。一佛镜中那是别,孤云不离乱峰间。
  • 作者: 梅尧臣,朝代: 宋代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若鴞,嶮有石若锯。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夏不厌浆酪,冬不厌雉兔。勿言专口腹,口腹人所务。天台信奇伟,石桥非坦步。庐岳趣最幽,饥肠看瀑布。此致虽为高,实亦难久慕。君行听我言,不听到应悟。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地近北门别一区,传餐每此憩斯须。

    歉他玉食称方丈,餍饫诗书有别腴。

  • 作者: 吕陶,朝代: 宋代

    斜日半山隐隐,暮云千里濛濛。

    北望黄昏微月,西来顷刻清风。

  • 作者: 乾隆,朝代: 清代

    一雪由来无不宜,最宜婪节赏镫时。

    设无五日萦心闷,那有七言入手怡。

  • 作者: 李峤,朝代: 唐代
    屣步寻芳草,忘忧自结丛。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还依北堂下,曹植动文雄。
  • 作者: 方岳,朝代: 宋代
    人生会有百年极,春事略无三日晴。岂惟坐隔海棠醉,亦未曾逐杨花行。绿树阴阴遽如许。黄鸟飞飞寂无语。先生欲作送春诗,似此一春那用尔。
  • 作者: 曾丰,朝代: 宋代
    八月撷葵,十月撷梨。匪蚤伊迟,菊在中兮,有神有奇。于以却艾,宁复云耆。八月撷枣,十月撷稻。匪迟伊蚤,菊在中兮,有化有造。于以却老,宁复云耄。
  • 作者: 白悦,朝代: 明代
    标签:峄山,峄山

    慧麓飞花绕松阁,对君曾挹清泉酌。

    江湖梗泛渺燕吴,十载相逢忽京郭。

    空囊萧索一钱无,卿相珠玑烂盈橐。

    高怀啸咏激清商,夜月松云唳孤鹤。

    我昔乘龙及尔门,人琴寂寞悲今昨。

    祖别同酣潞水筵,春畦待我看栽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