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咏怀诗原文 诗词名句

咏怀诗

作者:唐寅 朝代:明代

咏怀诗原文

灌木寒声集,丛筱静色深。
冰霜岁聿暮,方昭君子心。
射干蔽豫章,慨惜自古今。
嶰谷失黄钟,大雅变正音。
为子酌大斗,为我调鸣琴。
仰偃草木间,世道随浮沉。

诗词问答

问:咏怀诗的作者是谁?答:唐寅
问:咏怀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唐寅的名句有哪些?答:唐寅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灌木

丛生之木

一丛乌饭树灌木

寒声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丛筱

茂密的小竹林。 唐 梁洽 《吹竹学凤鸣赋》:“散漫於丛篠之间,疑郊藪已集;飘流於芳林之际,谓庭梧来翔。”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李全》:“适其处有丛篠, 全 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篠中。”

静色

恬静的景象、环境。 唐 元稹 《赋得雨后花》:“红芳怜静色,深与雨相宜。”

冰霜

(1)

(2) 比喻操守纯洁清白

志固冰霜。——《临川烈武王道规传》

(3) 比喻神色严肃或态度冷淡

凛若冰霜

冷若冰霜

昭君

汉 南郡 秭归 (今属 湖北省 )人,名 嫱 ,字 昭君 晋 避 司马昭 讳,改称为 明君 ,后人又称 明妃 。 元帝 宫人。 竟宁 元年, 匈奴 呼韩邪 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嫁 匈奴 。入 匈奴 后,被称为 宁胡閼氏 。生一男。 呼韩邪 死,其前阏氏子代立, 成帝 又命她从胡俗,复为后单于的阏氏。生二女。卒葬于 匈奴 。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南有 昭君 墓,世称青冢。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参阅《汉书·元帝纪》及《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

射干

(1).多年生草本,叶剑形排成两行。夏季开花,花被橘红色,有深红斑点。根可入药。《广雅·释草》:“鳶尾、乌萐,射干也。” 王念孙 疏证:“方多作夜干字,今射亦作夜音。”《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掘荃蕙与射干兮,耘藜藿与蘘荷。” 王逸 注:“射干,香草。” 洪兴祖 补注:“射,音夜。”《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揭车衡兰,稾本射干。”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射干,香草也。”一说木名。《荀子·劝学》:“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参阅 宋 王观国 《学林·射干》。

(2).兽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上》:“其上则有宛雏孔鸞,腾远射干。”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射干似狐,能缘木。” 王先谦 补注:“ 沉钦韩 曰:射干盖佛书所谓野干。《翻译名仪·悉伽罗比》云: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羣行,夜鸣如狼。《广志》:巢於絶缘高木也。”

豫章

古书上记载的一种树名。有的记载说即今之樟树

楩楠豫章。——《墨子·公输》

慨惜

慨叹惋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古斗样铁护研》:“余兄 宗胜 所用铁护研……为涤者堕地,缺其受水处,慨惜之餘,乃取以漆固而铁护其外,中固无伤也。”

自古

(1).从古以来。《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2).泛指从前。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嶰谷

昆仑 山北谷名。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昔 黄帝 使 伶伦 自 大夏 之西, 崑崙 之阴,取竹於 嶰谷 ,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而吹之,以为黄鐘之管。”《文选·左思<吴都赋>》:“梢云无以踰, 嶰谷 弗能连。” 刘良 注:“ 嶰谷 ,山名,生美竹。”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譬彼 嶰谷 竹,翦裁待 伶伦 。”也写作“解谷”,见《汉书·律历志上》。

黄钟

亦作“黄鐘”。1.古之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撞黄钟,歌大吕,开閶闔,与天语。” 明 宋濂 《凤阳府新铸大锺颂》:“ 濂 闻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黄钟乃乐之所自出,而景钟又为黄钟之本。所谓景钟,大钟也。” 清 龚自珍 《臣里》:“麟、凤、狗不并续,不知动类大也;芝朮、灌木不并续,不知植类众也;珠玉、黄鐘、虎子、威窬不并寿,不知古器之賾。”参见“ 黄钟毁弃 ”。

(2).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黄帝 ,其神 后土 ,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 孔颖达 疏:“黄钟宫最长,为声调之始,十二宫之主。”《吕氏春秋·适音》:“黄鐘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 陈奇猷 校释:“黄鐘即今所谓标準音,故是音之本。但黄鐘是所有乐律之标準……黄鐘既是标準音,则自黄鐘始,愈上音愈高,愈下音愈低,故黄鐘是清浊之衷。” 汉 马融 《长笛赋》:“十二毕具,黄钟为主。”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私契》:“羽越清脆,黄钟最浊,正宫雄壮,商角冷落,这其间就里多微妙。”

(3).比喻君王。 唐 韩愈 《芍药赋》:“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注:“《月令》:‘仲冬之月,律中黄钟。’按:黄钟,宫音,君也。句言不属,当谓 王司马 本为朝士,以不得於君,出为司马。”参见“ 十二律 ”。

(4).以黄钟调为基音之乐曲。《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 宋 苏轼 《延和殿奏新乐赋》:“聊即便安之所,奏黄钟而歌大成,行咏文明之章,荐英祖而享神考。”

(5).敬称他人之诗文。 宋 陆游 《与高安刘丞游大愚观壁间两苏先生诗》诗:“尚想来游时,黄钟賡大吕。” 刘半农 《<瓦釜集>代自叙》:“集名叫做‘瓦釜’,是因为我觉得 中国 的‘黄钟’,实在太多了。”

(6).古代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相应律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黄钟律和冬至相应,时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训》:“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鐘。” 高诱 注:“黄鐘,十一月也。鐘者,聚也,阳气聚於黄泉之下也。” 汉 蔡邕 《独断》:“ 周 以十一月为正,八寸为尺,律中黄钟,言阳气踵黄泉而出,故以为正也。” 唐 吕岩 《忆江南》词:“黄钟应律始归家,十月定君夸。”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候气推黄鐘,攷风定六律。”

(7).指与冬至日相应的律管。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算家又言黄钟为万事之根本,此大可笑。黄钟一律筒而已,何能根本万事?”

(8). 唐 教坊曲名。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鐘》和《白紵》。” 陈铁民 等校注:“《黄鐘》,曲名,即《黄鐘乐》,参见 唐 崔令钦 《教坊记》。”

见“ 黄钟 ”。

大雅

(1).《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閎雅淳正的诗篇。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復振。”

(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文选·班固<西都赋>》:“大雅宏达,於兹为羣。”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诗》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

(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

(4).谓高尚雅正。 宋 叶适 《贺县尉》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

变正

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风》《雅》序人,事兼变正,颂主告神,义必纯美。”

大斗

(1).酌酒的长柄勺。《诗·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毛 传:“大斗,长三尺也。” 孔颖达 疏:“长三尺,谓其柄也……此盖从大器挹之以樽,用此勺耳。” 宋 黄庭坚 《次苏子瞻和太白浔阳紫极宫感秋诗韵》:“我病二十年,大斗久不覆。”

(2).容量较大的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田釐子乞 事 齐景公 为大夫,其收赋税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禀予民以大斗,行阴德於民,而 景公 弗禁。”《汉书·货殖传》:“荅布皮革千石,黍千大斗。” 颜师古 注:“大斗者,异於量米粟之斗也。今俗犹有大量。”《旧唐书·食货志上》:“三升为大升,三斗为大斗。”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大斗大两》。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鸣琴

(1).琴。《韩非子·说林下》:“ 文子 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远师 騶忌 鼓鸣琴,去和《南风》愜 舜 心。”

(2).弹琴。 唐 高适 《登子贱琴堂赋诗》之一:“ 宓子 昔为政,鸣琴登此臺。” 唐 黄滔 《湘中赠张逸人》诗:“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逕赊。”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鸣琴堂上,将貽不治事之讥;投巫水中,必得擅 * 之罪。”

(3).《吕氏春秋·察贤》:“ 宓子贱 治 单父 ,弹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用“鸣琴”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长沙韦明府》诗:“遥知讼堂里,佳政在鸣琴。” 明 王錂 《寻亲记·修筑》:“下官 封丘县 宰是也。才非雉锦,政忝鸣琴。”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製锦功偏著,鸣琴政自循。”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世道

指社会状况、风气

唉!别提那 * 的旧世道了

老人家,如今世道变了。变得不用吃糠了。——赵树理《传家宝》

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月之十二日,微雨继以霰。

    融泽及积地,刚一寸而羡。

    是后每作阴,时零时晴见。

    昨乃彻日云,半夜飞霙片。

    逮晨遂渐止,轻风云势散。

    情知三冬长,非不可待旦。

    将得忽失之,未免惜生叹。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写生虚白忆台前,烂漫花开五月天。

    微笑错忘省郎坐,却教误作谪仙眠。

  • 作者:释普宁,朝代:宋代
    破一微尘出引经,因该果海果该因。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 作者:杨师道,朝代:唐代
    暮春还旧岭,徙倚玩年华。芳草无行径,空山正落花。垂藤扫幽石,卧柳碍浮槎。鸟散茅檐静,云披涧户斜。依然此泉路,犹是昔烟霞。
  • 作者:董嗣杲,朝代:宋代
    翠蛾遗种吐纖蕤,不逐西风曳别枝。翅翅展青无体势,心心埋白有须眉。偎篱冷吐根苗处,傍路凉资雨露时。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敛版一何久,悬车已后时。狂酲醒始悔,穷独老方知。世外乾坤大,林间日月迟。犹须采药去,不媿鹿门期。
  • 作者:吴融,朝代:唐代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 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躬耕任地力,绝学抱天艺。臂鸡有时鸣,尻驾无可税。苓龟亦晨吸,杞狗或夜吠。耘樵得甘芳,齕啮谢炮制。子骥虽形隔,渊明已心诣。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厉。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老人盥栉罢,坐待汝晨省;忽思隔重关,怀抱增耿耿。小雨暗北窗,谁与慰凄冷?卷书默袖手,奈此清昼永!悬知河桥下,亦已唤舴艋。长路归当饥,呼童具汤饼。
  • 作者:陈棣,朝代:宋代
    诗魔大抵解穷人,到得人穷句益新。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